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 604-第九十一章 你究竟是谁?

604-第九十一章 你究竟是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唐人没有“科技”概念,更加不知道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价值,他们心中“读书人”基本专指诗词歌赋写的好,能够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直到“皇家卫岗学堂”出现,注重算学、格物等,一大批新东西出现后,他们才忽然意识到,“学问”,或许还有另外一种体现方式。</P>

当谢岩带着石子在皇宫大内,展现“火药”无以伦比威慑力时,那惊天一爆,不仅震慑蛮夷番邦,更震踏了大唐君臣对于“人才”、“学问”的过往认知,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密案司”成立,正视以往不屑一顾的“匠人”,开始真正注重“有所长”之人。</P>

当新颜料、新式家具、新的“冶铁工艺”出现且展现出巨大价值时候,商贾们最先嗅到机会,纷纷用各种方式拉拢学子,但凡精于算学、格物的,差不多都有商号、作坊在背后以钱财支撑各种验证,如此情形下,学堂已经没有可能完全掌握学子们的“新东西”,那么,没了这些“新东西”,又哪来获利呢?</P>

由于冯宝的古文水平不过关,所以他在说话的时候,大量使用了后世语言,弄得李义府琢磨了半晌,才算是弄清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P>

最后李义府懂了,学堂其实不可能获利,相反,那就是个花钱的地方,但是,“学问”蕴含巨大财富,而“学问”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也不可能白拿!换句话说,“礼部”想要钱不是不可以,可需要拿东西来换,譬如时常开支,先生的“官身”等等,想清楚这些,他顿时心中有了底。</P>

李治想想也是,“皇家卫岗学堂”多年替“内府”捞足了钱财,朝廷很多次有人上书请奏,要求将学堂纳入“礼部”,只是自己不曾理会罢了,但事情就是这样,听的多了自然觉得烦,现在给“礼部”一个相似学堂,大臣们当然也就没话说了。</P>

于是,在开学前夕,皇帝诏令天下:“‘卫岗县侯’冯宝进献‘精英学堂’,朝廷纳之,更名‘大唐精英学院’,‘广平县侯’李义府领‘检校礼部尚书’衔,任‘督学’,主学院常事……”</P>

就这么着,“精英学堂”民办变成官办,而李义府又一次走进大唐朝廷。</P>

大臣们都知道,李义府当初辞官,并非失了圣眷,而是其人品卑劣,皇帝再次起用,本不出意外,然任职“督学”,倒是很多人想不明白。</P>

“督学”看似官高品贵,终无实权,在多数朝臣眼中,属“闲职”,即便有些人意识到未来变数,但起码在当下,难以反驳阻止。</P>

作为曾经在大唐朝廷上叱咤风云的宰相,李义府太知道如何应对“礼部”那些人,只是他一直困惑学堂钱来何处?所以焦虑,现已知根源,自然释怀,心情大好。</P>

聊完正事,二人随即闲谈,从“热气球”到“游春园”、“宝庄乡”,最终落到朝廷人事变动上。</P>

李义府新官上任,正欣喜时,却突然接到“礼部”正式行文,询问“精英学院”应年缴几何?</P>

到了这个时候,李义府方才想起,“皇家学堂”那可是每年都有呈献“内府”数十万贯,“礼部”视此为常例,发文相问,实属平常。</P>

可李义府哪知道该给多少钱?更何况,他压根儿也想不到钱从何来?正想着找冯宝,听说人来到乡里官衙,便火急火燎赶来,讨要对策。</P>

冯宝也没想到此事,他记忆中,学校不是公司,哪来产出?至于“皇家卫岗学堂”,那是特殊时期产物,再者,皇帝给了“皇家”头衔,每年缴纳的钱财,既是“保护费”,也相当于“皇家”头衔使用费,而且,“皇家学堂”先生们如今领俸禄,一应开支来自“户部”,皆大唐正式官员。“礼部”什么都不了解就来要钱,哪来如此好事!</P>

他随即整理一下思路,再考虑一番说辞,最后告诉李义府:“学堂实质无所出,进献陛下钱财乃各家作坊分润,非学堂自身。此事昔年可为,今不可为也,学堂凡有新物件、新事物,皆有商贾瞩目,或出钱、或以礼待之学子,故吾等已无可能全部掌控,需商谈方有后续……”紧跟着,冯宝以“冶铁作坊”为例,向李义府说明“格物之道”每一次的进步,才是作坊产量和质量提高的最根本原因,而这些进步,来自于学堂,所以,学堂才会有作坊份子,才有分润。</P>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