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 第三十七节 情报工作会议

第三十七节 情报工作会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刚从三亚开区回来晒得黝黑的张宇辰对这个提议非常热衷。他提议“道教”准备和对外情报局进行紧密合作,他愿意把正在准备中的“道教”的“道生培训班”的毕业生贡献出来,做传教和情报的双重培训。这样道生们一旦结业,向大6拓展的时候就会成为意识形态和情报工作的双重急先锋。

“你的道生培训班一个人都没有,已经贡献给多少人了?”宗教办主任何影一哂,“一会要贡献给黎苗事务,一会要贡献给政保总局搞内保,现在又要贡献给对外情报局了。”

“我只是指出‘道教’在我们的事业中可能挥出多大的作用,”张宇辰面不改色,“至于道生的来源,我已经打过很多次报告了。”言下之意是没有挥出作用主要是不给他人手。

吴石芒见自己的临高教会无人问津,赶紧出来表示,尽管临高教会在向中国大6地区进行传教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天主教”这个信仰能够使得他们在针对欧洲人的活动中挥大的作用。而且相形之下,临高教会已经掌握了一批足够虔诚的教徒可以使用,比起只能空谈潜在作用的“道教”,临高教会属于立刻就能“投入战斗”的。

“我们的教徒非常虔诚,对,非常的虔诚,”吴石芒说,“他们对殉教是由衷的欢迎,所以让他们执行任何任务都不需要考虑后果。”

在情报工作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规定所有情报的汇总分析工作由对外情报局负责,各处收集的情报必须先递交给对外情报局,由该局进行情报的汇总分析,再进行分。

情报分析是情报工作中的重头戏,甚至也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工作。过去各部门自行收集到的情报除了政保总局之外,大多不做分析直接抄送上去。抄送的对象一般是执委会和“可能有用的部门”。后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广州站收集的广州每日市场商品零售价电报--收件人都是执委会。执委会收到之后这份情报的抄送对象就比较模糊了:商业部、外贸公司、合作社甚至农业委员会和民政委员会理论上可能都需要。

办公厅出于负责的考虑,就把所有可能有需要的部门全部都抄送一份。不但浪费而且还牵扯到接受部门的精力――这些情报没有经过提炼分析汇总,完全是以原始资料的摸样提供给各部门的――情报判断解释工作就成了各部门自己的事情。主管人员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阅读和判定这东西是否对自己有用。有些人懒得过问就直接归档了。

按照王鼎的规划,现在全部情报在分析处进行初步的汇总分析之后,按照情报的时效性和内容进行分类汇编。每个部门向对外情报局提交自己所需要的情报类目,对外情报局根据保密等级再向各部门进行分。至于紧急和重大情报,直接送到分管该项事务的执委和对口部门手中,以保证在的时间段内就能有所反应。

其次是成立共享式的总情报资料库。所有收集到情报资料按类目和日期编成册专门收存在资料库内。各部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本部门的秘级直接调看。而不是过去各自归档,变成一堆死材料,非得有心人会去查阅。

“让你那里的修女婆婆去执行什么任务好呢?”张应辰作出一副沉思的摸样。

会议桌上立刻爆出一阵笑声。吴石芒并不难堪,据理力争:“修女婆婆怎么了?这样的老人家,去哪里都不会引人注目――这可是非常好的情报人员”

“我看算了,你就别折腾修院里的老人家了。”何影说,“人为你临高教会服务的够多了,就让人家安度晚年吧。”

在事务划分上:划分黎苗事务情报属于“内政”类,对外情报局不再插手这方面的情报的收集和整理,该项情报事务由黎苗事务办公室牵头,政保总局和宗教办协助。

对外情报工作上的关键一环:驻外站的在隶属关系在会议上得到了明确――驻外站属殖民地及贸易长官部直辖――过去驻外站的身份一直不明确,有算在情报口的也有算在商务口的,也有算在计委的。归根结底是他们的经手的事情即多又杂,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现在被明确了隶属,各方协调就比较容易了。

会议上作出了驻外站有义务支持对外情报局的各项活动的决定。为了便于对外情报局能够有效的指挥驻外站,所有驻外站的站长都要兼任对外情报局情报站站长的职位,和对外情报局局长形成事实上的上下隶属关系。

这么一来,广州站的郭逸,雷州站的文同就成了对外情报局的情报站站长。以后每一个成立的驻外站,都有搜集当地情报和支援对外情报局活动的义务。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以把具体的情报事务交给站里的其他元老来负责。

除了驻外站之外,宗教办也被指定为对外情报局的“重点协助单位”,特别是张宇辰的“道教”,各方面认为有极大的情报渗透价值,特别是谌天雄,他提到徐闻的邹和尚庙这个地盘就很合适“道教”用来做据点,即可以作为传教基地,又能当情报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