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 第一百零六节 Armstrong大炮

第一百零六节 Armstrong大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种混凝纸浆有难度吗?”

“1860年科技,应该不难吧,无非是纸浆和胶水,这没现成的配方工艺好用,只能靠实验党人了。”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化工组,他们对这个有心得。”

正说着话,军事组的何鸣忽然闯了进来,一脸严肃。

“出什么事情了?”王洛宾感觉有点不妙。

“执行岸轰击任务怎么办?”

“用臼炮。”林深河说。

臼炮是迫击炮的前身,制造技术可比迫击炮要简单的多,配用的榴弹也很容易制造。缺点是榴弹的不炸率比较高,只能说是谓聊胜于无。

“镀铅的问题怎么解决?”王洛宾问。历史上Armstrong大炮就是因为炮弹出膛的瞬间,弹体上的铅片飞溅造成伤亡而被英国海军踢出战舰的。

“我看资料说当时有人提议用电镀法镀铅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王洛宾把自己所掌握的解决思路说了出来。

“根据俘虏口供,海盗很可能会在最近向我们发动攻击!”他说着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治安组发出的审俘通报。”

早期的线膛炮炮弹是类似米尼步枪弹的技术,利用爆炸气体使弹底扩张镶入膛线。所以弹体外部必须有一种软质的金属包裹,铅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金属。问题随即而来――铸铁弹体和铅外皮之间的结合很难,特别是在没有水压机的情况下,勉强结合起来的结果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Armstrong炮一样,铅皮飞落。

“电镀眼下太奢侈了,技术上也不大够。”展无涯说。

“有一种思路,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当年美国人的3英寸Shenkl炮的炮弹上用过。”

既然铅皮掉下来容易伤人,他们又没有办法阻止它掉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种飞溅出来也不会伤人的东西。

Shenkl的炮弹就是在炮弹的下半部围上papier-mache,这是一种用混凝纸浆制成的弹带,即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镶入膛线,又不会因为出膛时候的碎裂飞落而伤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