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十五章:法统之争

第八十五章:法统之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大明和其他历朝不同,大明承继的法统是大宋,宋为元灭,而明又承之,恢复宋之山河天下。

因此天下人才会赞誉太祖皇帝,得位之正无过于此。

而除了开国之君外,一般来说,皇位的传承只有两种情况是被天下百姓认可的。

第一,是皇帝在世时立有储君,崩逝后由储君继位,第二,就是皇帝在世时没有储君,遗诏指定新君人选。

落回到现在的局面,就显得无比棘手。

到这为止,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接下来,就是郕王所说的不妥当了。

“……恰逢虏中有使节回朝,口宣我大兄皇帝诏旨曰,宗庙之礼不可久旷,朕弟郕王年长且贤,其令嗣位大统,以奉祭祀……”

不过想起来是想起来了,还是有不少大臣不明白郕王所说的不妥当指的是什么。

要知道,这份所谓的“口宣诏旨”,自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是礼部编的。

但是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郕王您继位的合法性嘛……

一则,现任皇帝还没死仍在,但是被掳走了,自然没有也没办法有什么遗诏,二则,皇帝虽然没有指定储君,但是太后立了一个,储君储君,本就是储备之君王。

这才是孙太后一直坚持,郕王继位不符合礼法的底气所在。

但是话又说回来,也先大军压境,真要按着礼法,立一个两岁的小娃娃为君,也不合适,如胡濙之前所说的,礼法重不过江山社稷。

自古皇位传承,乃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自然是有一套完善的典制法统的,甚至于可以说,一切的礼法,都是围绕着皇位传承延续而出。

在礼法当中,对于皇位传承自有一套深入人心的规则。

首先的第一条,就是皇权不能通过抢夺而拿走,那是篡位,更不能凭空产生,那是谋反。

这一条是最重要的铁律!

甚至于就连开国之君,百战得天下后,也不会否认前朝的存在,究其根底,就是因为需要从前朝继承其法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