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

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这次争端的实质,并不是什么简单的替天子分忧,而是刑部和都察院之间的一次新的权力划分。

从朱祁钰的角度出发,他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看过了大明的百年变迁,对于最终大明覆灭的原因,他多有思索,一个王朝的倒塌,必然是有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

但是,就大明而言,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过分的优待士人了。

这个士人,包括未入仕的读书人,已入仕的官员,甚至包括已致仕的乡绅。

甚至朱祁钰都可以想到,会有人拿之前选秀的事情出来做文章,劝谏天子修身养性,勤于政务。

对于他的名声,是必然有损的。

但是,相对于在这个时候,将刑部和都察院之间的矛盾扩大化,用这种看似荒谬的理由暂时平息下来,对朝廷的好处,远远超过了他这点形象的损失。

当然,后果就是,这种矛盾只是暂时被延缓,而并没有被解决。

后续刑部在具体的执行当中,必然会和都察院再次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一旦落实到具体的事务当中,很多问题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解决的了的了。

认真细说起来,这其实和太祖皇帝有关,他老人家虽然对吏治下铁腕治理,但是对于读书人却是十分优容的。

这种优容,最开始是身份地位上的,譬如举人见官不跪,后来发展到待遇上,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免徭役,税赋,再到后来,刑案之上,也给予了这些士人一定程度的豁免权。

以至于刑部这个执掌天下刑名的最高法司,除了承旨廷鞠,对于官员犯罪,几乎没有审理权,而被朝廷上下视为常态。

不过,即便如此,朱祁钰还是没有打算放弃的意思。

事实上,在场的人都清楚,天子所说的理由,不过是个由头,并非真实的原因。

如果真的是因为精力不济,那么完全可以让司礼监代为批红,这不费什么事情,也同样是成例。

只不过,心里清楚是一回事,但是说出来就是犯忌讳的事。

尤其是有王振殷鉴在前,谁也不敢说这个话而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