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633节

走进不科学 第633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卞和的那块玉石被打开后,楚文王派玉人打磨成了扁平的‘壁’,进行了一创。

接着秦始皇把‘壁’再抠出了玉玺,属于二创。

因此玉玺的厚度就被固定了。

截止到2022年,华夏出土最厚的‘壁’也只有两厘米左右。

当然了。

同时三国志在这段引用的是韦昭的《吴书》,是吴国的官方史书。

这段描写也是玉玺形貌最早、最重要的记载。

一汉寸等于2.3cm,其中方圆指的是周长而非边长,也就是传国玉玺的尺寸大概就2-3厘米。

另外和氏璧的厚度也能作为相关证据。

‘壁’在古代是一种扁平型的玉器,中间有个小孔。

再厚的玉器不是没有。

但它在古代叫做玉琮,和‘壁’是两码事——华夏古代礼乐的记载极其严苛,不可能会犯把玉琮叫成‘玉壁’的失误。

目前秦汉出土的玉印边长最长的就是上头提及的皇后玉印,其次是滇王金印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印。

刘胜的玉印边长为2.7厘米,滇王金印也不过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

尔雅·释器有云: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指的是边,好指的则是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具体各位可以搜索商朝玉联璧或者汉代青玉玉环玉璧的图片看看。

也就是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