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求生记 > 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三)

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住宿上四品以上官员可以单独住在一个小围院中,看那驿丞验看凭证半天,对着杨守成道:“杨大人在宫里当洗马,一天能洗几匹马?”

当时杨守成就愣住了,驿丞不知是新来的还是业务不熟悉,不知道洗马是什么官职。这家伙把自己当成宫里打杂伺候马的人了,现在杨守成可谓是被贬去南京,还是低调为好,只是笑笑不在意地答到:“勤快就多洗几匹,懒时就少洗一些,具体洗多少匹,全看心情。”

驿丞一听这话,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差事。而这时有驿卒说又有一位官员来驿站住宿,来人还是御史,一会就到。这下驿丞有点着急了,因为驿站今晚不巧住满了,哪里还有多余的房间。

看了下旁边的杨守成,驿丞计上心来。于是走到杨守成身边,说到:“有位御史大人要到了,你必须把上等房间让出来给他住,你住柴房将就一晚吧!”

如果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驿丞早就遭殃了,幸亏杨守成胸怀宽广,不跟他计较。因为在明代,御史是七品官阶,洗马是五品,而且洗马是太子东宫的人,御史只有监察百官之权,显然杨守成品阶高于御史。

此事谁也不能明说,对朝臣来说,虽然东厂看上去是在保护朝臣,锦衣卫跟东厂的对立,也是借着此事双方表明立场,真实目的普通百姓不明就理,作为内阁的李贤、吕源看的很清楚,这是狗咬狗一嘴毛,关键还的看皇上怎么说。

此事越演越烈,围绕着这份《大明月报》展开,石亨对里面的一篇文章尤其痛恨,一定要查出那个叫“雄鸡报晓”的人是谁,看看,看看,都敢指着鼻子骂吾是曹操王莽附身,查不出其人,吾要大开杀戒。

而曹吉祥正在乾清宫里指着这篇“雄鸡报晓”写的文章跟朱祁镇道:“皇上啊,连臣官都看出了石亨反心已露,好比曹操王莽附身了,难道皇上还要最养大一点不成?如此奸贼不得不防啊。

杨守成调去南京任詹士府洗马、太仆寺丞赴任,这一日行至官塘驿站,正好天色不早,就此安歇,明日赶路。

明朝的法律大典《明会典》记载说:“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水马驿并递运所。”这条记载说明,明朝的“会同馆”,是当时设在首都北京的全国驿站的总枢纽。

于是,杨守成慢吞吞的说到,“那就等这位御史到了再让也来得及!”

不多会儿,那位御史到了,恰巧来的这位御史曾经是杨守成的门客,一见杨守成竟然就要下跪请安。这什么情况,驿丞一看吓傻了,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连头都不敢抬。还好杨守成根本没想跟他计较,想想自己也是倒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摆摆手这事就算过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会同馆有两种职能,一是起邮驿传递书信的作用,另一还同时起着国家级的高级招待所的作用,这里可以供外国使节和王府公差及高级官员食宿。有时还由政府在这里举行国宴,招待来自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进贡人员。

在明朝的邮驿事务中,有一件新兴事物是必需大书特书的,这就是“民信局”的兴起。所谓“民信”,当然是指民间自发经营的通信组织。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那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大商人间需要一种业务上的联络,更重要的是货物的集散和资金的汇兑,都需要有一种联营的组织来承担,这便是“民信局”得以产生的历史背景。

驿站是一个神奇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交通系统的完备,还反映了三公经费的悠久传统。来往的人员(客源为官员和信使)凭借相关文件可以免费吃住并更换交通工具(马匹),特殊情况时驿站也作为政府转运粮食、军器等资源的中转站。简单来说,驿站就是公立的招待所和物流中转站。驿站的ceo(驿丞)为政府任命,服务员(一般称驿丁、驿卒)则是中央拨款养活的事业单位编制,不过驿站招待别人的经费则是由当地人民群众分摊。驿站在古代对国防和邮政事业贡献极大。

话说杨守成一行来到官塘驿,凭朝廷吏部通行凭证可免费食宿,得到相应于身份秩级的待遇,实行消费等级制度,驿站按规定的接待标准接待过往官员。官员身份秩级不同,饮食、住宿、车马的接待标准不同。

只见驿丞通行凭证验看杨守成的官职时,上面清楚地写着詹士府洗马、太仆寺丞属从五品高官了,一般看官员的品级往最大的看,詹士府洗马从五品,太仆寺丞从六品,那么就要按五品官职接待,饮食上提供二荤二素一汤,外加点心包子、烧饼一份,饭后香茶一壶,水果一份。如果是六品官职,就是一荤二素一汤,点心一份,饭后香茶一壶,如果是七品县官,一荤一素一汤,饭后香茶一壶,七品以下一荤一素后就没了,当然白米饭管够。四品以上吃喝随便点,只要驿站里有,没有限制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