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求生记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鞑靼援兵

第三百八十二章 鞑靼援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台吉郝日烈颜行抵乌兰沟后,就碰到了大量从东胜卫出逃的败兵败将,人数加起来足足一万多,分别来自不同的部落。

其实明军攻打东胜城时万炮齐发,打死打伤的鞑靼骑兵并不多,只是三千余人,可是这声势确实能震慑人的心魄,短短几个呼吸间这种无差别的炮火就把鞑靼中军给打残打乱了,没有了中军的压阵和指挥,鞑靼整个对阵也就无心御敌,加上内心恐慌,说不定下一秒自己的部落骑兵也会遭受到像中军一样的打击,扭转马头进城带着自家的妻儿老小弃城而去。

当郝日烈颜在乌兰沟看到迎面而来的鞑靼溃兵带着牛羊家当及小孩女人时,把前锋的骑兵马队也淹没了,一边收集溃兵,一边问明情况后,立马在乌兰沟筑起了大营,商讨起了下一步作战的办法,加上从溃兵口中得知这一股明军的大炮很厉害,不同以往的炮弹,而是会落地爆炸,而且数量非常多,千万不要跟明军对阵。

郝日烈颜立即吩咐四出小股游骑,日夜观察明军动向,就这样鞑靼的三万人马在距离东胜卫三十里处的乌兰沟停了下来,一边收拢残兵,一边骚扰明军。

自从章子俊占领了东胜卫(妥妥城)后,俘获了城内来不及逃离的四千多残兵老弱,把军队全部进入城内安置,又动用三千辅兵先把年久失修的几处城墙缺口修补,还是采用就地取材,用夯土叠高。东胜卫的城西城门外,沟茆丛横,不利大军攻取,所以只要派少量守军就能守住,还有南墙外地势险要,也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处,所以也只要派少许守城兵士即可,可是北城门外却是一片平坦之地,利于大军攻城,所以北城门是重点防御之所,好在北城门筑有瓮城,而东城墙外也是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虽然筑内外两重护门城。显然在修筑时也考虑了东城门的薄弱,在城墙上都加了女儿墙,还筑内外两重护门城。登高望去,只有东城墙有护门城上的女儿墙。而西墙外山梁陡坡形如波浪,城墙随地势起伏,非常壮观。其它城墙上未加筑墩台、马面等防御设施,也没有女儿墙和敌楼等。

章子俊就把大部分的大炮全部搬上了东城墙,留下一部份去了北城门,而南门及西城门只是装备了虎蹬小炮及几百名火枪手。重要是东、北城墙门楼处全砌有城砖护墙,非常坚固。

在东城门内,有一个小广场,可容纳三千战兵,北侧约400米处,有一处高大的土墩台,这个土墩台高出城墙五米,站在墩台上能看到城外,被称为“点将台”,用城砖包裹,显然当初修筑时也是为了守城时用。东胜卫城也称“黄城”,其东约30公里处的镇虏卫城称“黑城”,又东去30公里处的云川卫城称为“红城”,目前黑城、红城都已放弃,实属可惜,不过章子俊目前占据了黄城,想必另外两座城也会很快恢复。有了这三足鼎立之势,守卫整个河套就不在话下了。

三日后城外不时能看到鞑靼的援军游骑,而明军也派出了许多队的斥候,双方都在收集情报。

情报已经源源不断地送达到了城中章子俊的中军大帐中,接下去怎么对付三十里外的这股鞑靼援军,已是搬到了桌面上,因为这一场仗很快就会打起来,原因是双方都拖不起,为什么呢?粮草啊,还是粮草,明军二万多人,每天的人吃马爵消耗的粮草巨大,虽然缴获了城中不少粮草,可是也消耗不起时日。反过来鞑靼前来的援军也是一样,所带的口粮也是不足,好在鞑靼在城外,四处征粮比城内的明军要灵活的多。可是面对三万大军的人口压力,也是不小。

明军的补给粮道从乌兰木伦运送到东胜卫,正好要经过乌兰沟,显然已经被切断了,而要从熬诺绕行的话,这沟坡梁茆大车不能行,只能用驴马驮运,绕一大圈子后,所背运的粮草到达东胜城时已所剩无几,根本接济不上城内二万多大军的需求,所以说双方都各有利弊短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