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一千零五章:乱来的张耳

第一千零五章:乱来的张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良有心想要向张耳好好说道一下,但是还没有开口,那边张耳先说话了。

“陛下一直在忧心打下的土地没有人前去居住,未来从腹地人口稠密区域迁移黔首前往边郡是既定国策。”张耳一脸的高尚:“陛下有忧虑,国情也需要,再有就是我们也能出点力,怎么能不分忧?”

“……”陈良斟酌了一下,说道:“沿海三处造船基地已经快要建设完毕了。听闻中枢那边也研究出了一套晒治海盐的办法……”

张耳知道啊,不过那是前任郡守干的事情,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了,他上任之后因为前任安排的行政都没做完,等于是他至少有两年是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布置,做官做成这样其实挺无语。前任也实在是不懂为官之道,走都要走了还布置什么三年计划,纯粹就是堵死了下一任的路,这也是他为什么郁闷的原因。

“山民,那么多无法种田的山民,似乎许多山民还是百越苗裔?”张耳转悠着眼睛:“他们还是能够为充实边郡做点贡献的。”

姜氏吕姓又是啥?姜子牙晓得不,就是那位六十多岁才出山,帮助姬姓周王夺得天下,然后分封齐地。成了一国诸侯的姜氏。

经查什么的也就是一帮显得蛋疼的家伙在胡搞,吕哲从来都没有承认那些东西,毕竟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哪有胡乱认祖宗的道理。

皇帝不愿意承认,但是架不住那种言论有人愿意相信,反正是皇帝一定有高贵的血统什么的。所以皇帝得天下不但是武力上强盛,按照血统来说要么是教化天下,要么就是恢复先祖荣光什么的。

恢复先祖荣光在当时吕哲挥军攻齐的时候非常有市场,毕竟田氏是诡异地用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买下”了姜氏的江山,导致田氏上位之后,商人可谓是到了八辈子的血霉……或许还不止八辈子,反正就是从此之后只要是统治者都对商人无比的警惕。此后差不多两千年,商人干好事不经官府同意等同造反就成了定律。

“泥腿子什么的,强制才能有效,劝导根本就是玩笑!”张耳有那么点决断了,他对陈良说道:“会稽可用耕田不多,是不是?”

陈良感觉非常不妙,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一位上司纯粹是闲得发慌……也叫闲得蛋蛋疼,因为无法改变前任布置的行政计划,所以没事也要整点其它事情出来,可能还想着讨好中枢,将主意打到了配合迁徙人口前往边郡的主意。

只要是南方的郡县,一些人是百越族裔压根就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那些是很早已经已经归化了的民众,经过时间的洗刷已经算不得是百越人,只是这些人一些生活习惯依然保存百越族裔的方式,但是要牵强附会地丢个“非我族类”的帽子就显得过份了!

“郡守,山民也有山民的用处,现在大多地区都在搞山地种植,不管是药草或是水果都能产生经济效益。”陈良在劝,他心里也拿定主意绝对不让张耳乱搞,嘴上说着话,心里恶狠狠地想:“你要是敢乱来,我就敢越级上报,说什么都不能让会稽郡的美好未来给毁了!”(未完待续。)

陈良已经发觉自己的顶头上司思绪有点飘忽,听那么一问有些不理解,照实说道:“确实,会稽属于多山地形,且海水倒灌导致沿海的许多土地无法耕作。会稽郡在南方的情况比较尴尬,竟然像被打烂了的中原、关中、北地需要来自于中枢的粮食辅助。”

张耳不断颔首:“那是因为人太多了!”

陈良一听才有点明白了,心想:“这个顶头上司要闹什么幺蛾子?”

会稽郡的粮食出产是没办法做到自产自足,可是中枢不是说了嘛,自产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帝国转型工业发展的时候可有可无,产粮不够就从产粮地购买,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就发展工业好了。

靠着沿海的会稽郡地理位置其实挺不错的,往上能够出船走沿海进入黄河,往西能够借由长江的内河水运便利,比较有利的是还有一条从倭列岛到本土的航线,想要发展工业只要能紧跟中枢的国策,未来可是大有发展前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