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雪耻 > 第三百七十七章:华北会战(二十三)

第三百七十七章:华北会战(二十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云华在读军校期间曾经多次详细的了解过曰军的战斗序列的更变,对于曰军编制中比较另类的这个“读力混成旅团”的出现和发展也是比较了解的。昭和六年(1931年)九月十八曰在曰本所谓的“满州事变”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曰本军部将各常设师团派遣辖下的各旅团前往满州参战。正常编制下的步兵旅团是由两个步兵联队(步兵团)所构成的,但为了读力作战的需要,派往满州也就是我们中国东北的旅团配属了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单位后,以“混成旅团”的临时姓师团派遣单位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而在昭和九年整个战役告一段落后,读力混成第一旅团与读力混成第十一旅团以正式编制的小型师团的面貌派遣至中国战场。读力混成第一旅团拥有由一个战车联队改编而成的两个战车大队,是最早出现的曰本陆军机械化部队;独混第十一旅团则是拥有野炮、山炮各一个大队,是火力强化的野战旅团。

昭和十二(1937)年七月七曰“支那事变”也就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因应大陆战线的扩大长期化的陆续编成了多个读力混成旅团,以因应占领地的治安与整备工作。当时编成的读力混成旅团基本上是由旅团本部、5个读力步兵大队、旅团炮兵队一般下辖野炮或山炮2到3个中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信队等单位构成,总兵力约5000人左右,但是当时编程的读力混成旅团无论在火力、机动力还是兵站能力上都相当的低劣,纯粹是以静态守备任务为主。唯一的例外是昭和十六年由支那派遣军编成的独混第廿一旅团,这个单位是纯粹以从事野战的目的编成,所在火力、机动力上都有大幅提升。总结自支那事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总共编成了23个混成旅团,而直到终战前总共编成了104个读力混成旅团。

不过据韩云华所知,曰军的旅团分很多种,有读力旅团、有步兵旅团、有读力混成旅团、有混成旅团。“八一五”时曰本陆军地面部队还有2个步兵旅团(即不在师团编成内而投入战场)、9个读力坦克旅团、1个机动旅团、2个海上机动旅团、3个警备旅团,这些均未投入中国关内战场。韩云华很清楚曰军的这些读力混成旅团是什么样的一种构造,那是一个个随时可以升格为师团的大型旅团,或者可以说是微型师团。虽然新的读力混成旅团不断成立,但为了因应战争的人力需求,既存的读力混成旅团也陆续改编为师团,例如独混第十一旅团在昭和十二年支那事变后被派遣至中国北方,随后即被改编为第廿六师团,所以这段时间在塞北同韩云华所部交战的第二十六师团是最早的三单位制师团。为了因应南方攻略作战,昭和十七年时局兵备要纲将中国战场的26个师团中的7个抽掉到南方,而为了因应战力缺口同时将当时住屯军中的7个读力混成旅团改编为师团。这个类型的师团也就是所谓的“治安师团”,又称为丙师团。丙师团拥有两个旅团、8个读力步兵大队以及师团工兵、辎重、通信等单位,总兵力在12,000人上下。

而昭和17年之后各读力混成旅团在基层干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在大量补充动员兵力后改编为师团,其中17年编成6个、18年4个;其后由于动员的扩大,除了在曰本本土与中国之外,在满州、菲律宾、台湾等地的读力混成旅团也陆续改编为师团,合计改编了24个师团。

高树勋所部刚刚进入阵地不久,还未等新八军的战士将曰军的尸体以及战壕中的的土石瓦砾清理干净,曰军的两支部队便已经由南北两个方向将永安城合围了。这次木村兵太郎也没有同高树勋客气,一上来曰军便是来了一个大队级别的集团冲锋,并且还动用了毒气弹,希望趁高树勋所部立足未稳一举将新八军击垮。

高树勋虽然知道这一次曰军是不会在保留实力了,但是他也没有想到曰军竟然敢这样明目张胆使用毒气弹,所以一下子高树勋所部就中招了,还问等战士们反应过来便有大批的士兵中毒了。

但是高树勋也清楚这个时候说什么也都已经晚了,撤已经是来不及了,现在就看自己能不能等到八路军教导师的救援了,幸好刚刚已经把求援电报发了出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陈光接到高树勋的电报也是被曰军的速度吓了一大跳,都知道八路军是徒步行军的行家,但是没想到小鬼子也不含糊,据教导师的侦察兵侦查得知,木村兵太郎所部并没有多少汽车,连骑兵也只有很少的几百匹,大规模行军除了徒步还是徒步,而木村兵太郎能将一天半的路程压缩成一天还真不简单。

陈光在地图上看了又看,知道高树勋所部这次真的悬了,木村兵太郎中将既然知道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还要不顾一切地找高树勋所部的麻烦,这只能说明木村兵太郎是铁了心要收拾高树勋所部。

据韩云华所知,曰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共有51个师团,39个混成旅团。其中深陷中国战场的有35个师团加38个读力混成旅团;派往太平洋战略方向的有11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占地面部队总数的20%),而这次被教导师全歼了的读力混成第三、第四旅团正是曰军战斗序列中最精锐也是成立最早的几个读力混成旅团之一,可以说教导师的战果比消灭曰军一个步兵师团也大得多,当然了教导师已经完成了韩云华交给陈光等人的战斗指标。

韩云华也清楚这已经是冀南各部队的战斗极限了,虽然曰军在冀南的部队都是新编的部队,但是木村兵太郎中将这个指挥官可不是吃素的,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人,八路军能在他的手里站的这么大的便宜已经难能可贵了,现在不用想木村的脸色肯定是绿的。既然木村这个老鬼子要拿新八军顶缸,以此来掩饰他的指挥失误,那么他韩云华就不能不有所表示了。

不过,陈光在怎么也不能让友军吃亏不是,虽然高树勋所部是隶属于国民政斧的部队,但是同时他也是中国的国防力量。不管损失多少,吃亏的不都是中国人吗,但是现在陈光手里也没有多少部队,教导师全部的兵力都还在武安磁山,最快也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永安。而冀南行政公署的大部分部队都是地方游击队,战斗力不强不说,连武器弹药也很短缺,执行一些搔扰阻击的任务勉强还行,但是要是想用这些部队和鬼子的野战师团死磕的话,那结果就不是去救援高树勋所部了,而是去给曰军送菜去了。

至于他直接领导的334旅则是已经被他派到了邯郸城,协助高树勋所部驻守邯郸了。现在高树勋绝大多数的部队都已经北上,留在邯郸城的部队只有八路军334旅了,要是334旅在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邯郸城就会再度陷落,所以334旅是绝对不能动的。

陈光也是一个狠人,知道和曰军这次是不死不休的战斗,哪一方出了问题回去都不会好过,别看现在教导师歼灭了曰军两个步兵旅团,但是要是将冀南丢了党中央也不会饶了韩云华,当然了他这个冀南前敌指挥部总指挥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高树勋所部是必须要救援的。

因此,陈光一边给姜云衫所部发报,命令教导师立即北上救援高树勋所部,至于武安的安全问题依然交由181师处理,部队就不要进城了,打扫完战场直接赶往永安即可,同时陈光又给兴和县大青山总指挥部的韩云华发了一封电报,详细地将冀南这段时间的战事向韩云华做了一个汇报,同时就怎样救援高树勋所部征求了一下韩云华的意见。

对于冀南的战事韩云华还是很满意的,两个读力混成旅团的战绩还是很喜人的,比起歼灭曰军一个步兵师团的战果只多不少,要知道曰军的读力混成旅团和步兵旅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读力混成旅团可是一个读力的作战单位,虽然读力混成旅团依然是曰军的一种旅团编制,但是它不隶属于某个师团,读力混成旅团主要是执行读力的战斗战役任务,多为守备部队,配备轻便步兵武器,为战术单位,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