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无双群侠传 > 第736章 和尚叁

第736章 和尚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千百年来,起源本土的道家敌不过外来的佛教,其实原因诸多。道教早期重“理”不重“教”,老子作《道德经》,根本也不是为了传教的;此外修道之人有些高高在上,不如佛教讲究俯首尘埃;还有便是儒释道三家,儒道有四书五经,佛教“经”、“律”、“论”三藏,更是浩如烟海,而道家典籍相对少的多,更是三家典籍之中,最晦涩难懂的一支。

对于一个国家八成、九成的文盲状况来说,道家把自己的门槛实在拔的太高;而这一状况的直接后果便是,道家流派众多,彼此内容不能相合,远不如大方向一致的佛学来的统一。

当然最落下风,也是最致命的。乃是德秀所说的,佛说因果报应,世世轮回。道家却讲长生。一个死无对证,一个不但见不着长生,炼丹还老吃死人。孰高孰下,自然不用争了。

同为武林同道,自然避不开武功。德秀问起,沈放和萧平安两人自是轻描淡写。

萧平安直摆手,道:“都是江湖人抬爱,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平平无奇,寻常而已。”

如此一来,道家的日子又不好过。佛教总算福大命大,躲过一劫。

道家得宠之时,这《老子化胡经》又被道人拿出来宣扬,是以大宋境内,知之者甚多。

儒释道三家,千古传承,都是微言大义,博大精深。僧道辩论当中,都想拉拢儒家,反叫儒家声势愈大。而儒家读书人若称博学,也不能不懂佛道。

萧平安成都买了一本《道德经》,到如今也没看完。沈放对佛道两家也是半瓶子醋,似是而非。一论及佛学经义,两人逐渐插不上话。只能听德秀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好在德秀口才便给,说的倒也不乏味。沈放虽没有研究佛学的打算,但对佛法多些认识,也不抵触。萧平安听德秀讲些佛经故事,传奇典故,也觉有趣,增长见闻。

德秀也是知趣,没有说叫两人剃秃了跟他做和尚。

沈放笑道:“都说和尚嘴滑,最擅口舌之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僧道两辩,道家输多赢少。”

德秀也不以为杵,笑道:“佛家胜过道家,岂是口舌之利?道教求长生,修的是自身。我佛慈悲,普渡众生,讲的是众生皆可成佛。这觉悟就不一样啊。道家说要有智慧,知天地之道,我佛说信我就成,这门槛也不一样啊。道家说要炼气服丹,我佛说只要行善事就可,这难度也不一样啊。道家要修仙,可没见一个人白日飞升。炼丹的,倒是都挺争气,吃了没有不死的。我佛说,轮回因果,岂不是来来回回,皆有报应。孰高孰低,这还不是明摆着的么。跟我佛斗,真是不知道‘惨’字怎么写。”

沈放被他逗的直笑,心道,这和尚,难怪二十多年才初次下山,我要是他师傅,这样的货色,也不敢放出来。“德”字辈高僧啊,少林寺脸面虽大,也经不起丢啊。笑道:“你这和尚虽是刻薄,说话倒还中肯。的确还是佛教谎话说的更顺流,更会骗人。”

德秀一看就是个武林中人,虽也读佛法,根本毫无信仰。跟着沈放萧平安两人也是吹牛,肆无忌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