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 > 生命(三)

生命(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奴婢不敢”,几个小宫女像受惊了的麻雀般喳的一下就没了声息。用眼角偷偷看到皇后脸上还露着笑意,又慢慢吞吞地说道:“奴婢们只是替春红姐姐想主意,不忍心看着她难过,也不忍心看着皇后菩萨心疼罢了”!

马皇后扫了众宫女一眼,脸上笑意更浓,豆蔻梢头二月初,自己像她们这样大时,目光不也是追随着心中的英雄么?唉,毕竟人老了,看到她们那笑语盈盈的样子真是羡慕。轻轻出了口气,笑着骂道:“一群思春的小妮子,现在还嘴硬。你们不用着急,下个月水师凯旋回朝,万岁和我要在御花园设宴奖励有功将士。你们谁要是想嫁人了,到那天就跟在我身后留心些,拣着门当户对并且看着顺眼的悄悄记下他的坐位,我让万岁做主把你们赐给他就是。按年龄,你们也差不多该寻个归宿,早把你们这些小妮子打发出去,我也早落得耳根子清净”。

“谁在算计朕得水师啊,我说今天上朝朕都心神不宁,总想打喷嚏”。马皇后的话音刚落,一个老年男子的声音接茬在人群外响起。

“恭迎万岁”,马皇后赶紧从坐位上站起来,带着宫女们向朱元璋施礼。

朱元璋今天散朝早,回到宫中想起有好几天没见到自己的皇后,就带着太监向花园寻来。远远的听见宫女们在一起议论武将谁更英俊,心中觉得有趣,就制止了太监通报,蹑手蹑脚靠近听个仔细。正要把肚子笑破时,听见皇后要带众宫女挑夫,忍不住出言打趣。

说到最后,不知是急是羞,眼泪都流了出来,唯恐湿了马皇后的衣服,伸出手去乱抹。

“傻孩子”!马皇后怎不知这个在伺候了自己好几年的贴身宫女在想什么,叹了口气,低声安慰道:“自古以来,女儿家喜欢英雄有什么错。你在我身边侍奉我这么多年,我一直把你当女儿一般,你打的什么心思,我能不懂么。我教导出来的孩子,赐给哪家王公做侧室,还不是他的福分。只要你喜欢并说出来,我还能不帮你这个举手之劳。可唯独这个武侯,本宫实在帮不上忙啊。我原来以为是你刘凌姐姐年青,不愿意别人分宠,持家持得严。前些日子见连公主出嫁时带去的宫女还属完壁,方知道平辽侯伉俪之情恩爱如斯,竟容不下半点空隙。你春红姐姐知道自己的心思落空,躲起来都哭了好几天了。我劝你还是看看其他少年英雄,别在把心思放到这个不通风情的呆子身上,何苦来为一个没希望的期盼误了自己”。

叫做碧云的宫女轻叹了一声,低低回道:“娘娘对奴婢恩重如山,奴婢自是听从皇后娘娘的安排,真能伺候娘娘一辈子也是奴婢之福,别人求还求不来呢”!双目中的清泪终究落下,无声的滴入脚下的泥土中。

几个宫女见冷了场,赶紧找机会把话题向别处岔,说了几句,却没听到素来嘴快的执扇宫女栖霞帮腔,心中奇怪,换做往常,这个机灵的小妮子早以把话题岔到泊泥国去了。再定睛一看,小栖霞手里的扇子一摇一晃,已经不知扇向哪边,一双明眸痴痴地盯着湖面,似水湿润,原是心碎无声。

大家没料到栖霞的心思竟然也在武安国身上,又怕惹马皇后不开心,慌乱中,一个高个*女笑道:“其实英雄也不止武侯一个,我觉得靖海侯曹大人相较来说更潇洒些,年少时游侠江湖,快意恩仇。这次带着水师把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沿海的百姓提起他来谁不竖上大拇指。况且听说曹大人少年丧偶后一直未娶亲,真的嫁了他,连侧室都不用做。我要是春红姐姐,就选靖海侯,和他驾着战船追风逐浪,让寻常夫妻羡慕死…”。

见马皇后左势欲跪,朱元璋赶紧上前把妻子搀扶住。妻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做丈夫的比谁都明白。每当晚上在皇后宫中就寝时看到胸口上那暗红色的伤痕,老朱心里就涌起无限怜惜。当年要不是有马皇后藏在胸口的糕饼,估计朱先锋早就在阎罗殿里俯首帖耳,更不用说拥有这眼前的万里山河。

“你们也都起来吧”,朱元璋抓住眼前已经不再细嫩的双手把妻子拉起来,然后对宫女们吩咐。

几个宫女忙不急迭地站起,先找来块粗布将马皇后身边的石凳擦干净了,放上绸垫,请朱元璋落座,然后知趣地闪到一边,不妨碍他们夫妻说话。

扶着老妻坐下,朱元璋一边欣赏妻子地手艺一边嗔怪道:“你明知自己身体不好,还这般劳累干什么,这些东西让宫女们做就行了,实在看不上她们地手艺,外边还有绣女啊。一旦累病了怎么办,难道那苦药汤子喝着上瘾不成”。

马皇后从未完工的衣服堆里挑出一件缝了一半的汗衫来,对着朱元璋略微发福的身躯比了比,复用拇指与食指量了几下,笑笑说道:“别人做的,能有我给你做的合体么?这块松江府贡来的棉布是余家特制,用来帖肉穿最是舒服。今晚你先试试大小,明天我把它过一下水,好好捶几下。这布不比别的,非但洗不坏,而且越穿越软”。

高个宫女越说越兴奋,到后来两眼放光,双颊微红,仿佛真的做了曹振夫人一般。

众人被她花痴一般的笑容感染,气氛登时又活跃起来,一个穿粉红色衣服小宫女一边笑着说:“要这么说,那嫁给靖海侯也不是最佳选择,我听人说水师舰长陈好和震北军近卫旅长张正心都年方弱冠,不知订没订亲,如果春红姐姐选了她们,不但是英雄美人,而且是年貌相当。特别是那张小爷,听说白白净净,就像传说中的赵子龙般,并且年青青的就封了伯,父亲又是北平商团之首,地位家世均属一流,成就将来也未必在他师父武侯之下,说不定还青出于蓝胜于蓝呢”?

经她这么一提,众人唧唧喳喳地把能找出的少年才俊都一一列举出来,大明朝这几年奋力开疆拓土,军中涌现出一大批少年英雄。众人随口能叫出名字和官阶的就不下五十多个。到最后,有的宫女干脆给马皇后出主意,建议在下次皇帝召见有功将士时,皇后把春红郡主偷偷藏在布幔后,让郡主自己从中挑选。

中原自宋代开始重文轻武,大明立国之初为了国内稳定也采取了不少抑武扬文举措。但近几年在武安国、郭璞等有心人的刻意推动下,《北平春秋》、《北平新报》每期都花很大篇幅介绍对外战争中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很快就成为茶馆酒肆里一些说书先生的发挥素材。江南几家地方报纸虽然风格柔弱些,但为了讨好读者,文中也渐渐的多了些铜鼓铁瑟之意。几年下来,民间尚武之风大起,从军已经从先前的生活所迫变成年青人竞相追逐的时尚选择,女孩子的璇旎梦想里,如意郎君也不是原来的文弱书生,代之以风云叱姹的铁血男儿。

马皇后见众宫女越说越离踢,冲地上啐了一口,佯怒道:“你们哪里是帮着郡主在挑,分明是给自己选,不晓得哪个刚才还说要伺候我一辈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