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 > 殇(五)

殇(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嗯,干得不错,过一段日子,朕就把重组锦衣卫的事交给你,你可得给朕长脸,别弄砸了。这招牌么,自然得另换一件,朕回头想想,亲自赐你们个响亮称呼”。

“谢主龙恩”,这下一步登天了,从幕后走到台前,不枉自己阴影里躲了十多年。李瑞生激动得简直要哭出来,终于可以光宗耀祖了,李家祖上有德啊。不知如何表示感谢,他只能以头呛地,碰得乒乓有声。

“小心别磕坏了脑袋,误了朕的大事”朱元璋被属下的忠诚逗笑,摇着头叮嘱了一句。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李瑞生一边回答,头如捣蒜,他的脑袋倒也结实,磕了这么久,只见了一片微红,并没磕出血来,显然是从小磕惯了的。

“行了,别磕了,汤老将军回来了吗”?

李瑞生重重在地上叩了个头,虔诚地回答:“臣誓死追随陛下,甭说这点儿小事,就是为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倒不必了,你尽心办事,朕自然不会亏待你,明天一早去内库领两千个金币,分给侍卫们拿去买酒”,朱元璋端起太监们新热的参汤,轻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流从喉咙滚入空旷的肚子。一天没吃饭了,他亦有些倦意。

“谢万岁赏,臣等谢万岁大恩”,李瑞生如磕头虫般不住道谢。两千个金币不算多,但从内库领,则说明皇上把大家当成了自己人,飞黄腾达的日子为期不远。

“别忙着谢,朕还没问完你呢。其他几件事办好了吗,若有差池,可不止是罚俸那么简单”!朱元璋一句话将李瑞生的马屁之词生生吓了回去。

喉咙咕噜滚了一下,李瑞生一边叩头一边说道:“回万岁,锦衣卫那几个指挥使已经被禁军送到了大理寺,吴思焓大人正在连夜审理。臣已经吩咐过伺候在大理寺的弟兄们了,叫他们见机行事。吴大人是有名的明察秋毫,他问出的口供,朝中诸位大人一定信服”。

“在常将军踏上返京之路的第三天,汤将军就接到了陛下的密旨悄悄返京,昨天已经过了徐州,明天一早就能到京师。臣已经按陛下的吩咐,让汤将军在京城外约束各卫人马,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汤和行动够快,不辜负朕厚待他子侄。朱元璋心情更顺,沉思了片刻,将脑中大小事情梳理一遍,防备性的问道:“说说浙江那么怎样,平辽侯知道京城的事情吗”?

“回禀万岁,具臣等侦察,武侯并未参与京城之事,安排在武侯身边的小子送信来说,平辽侯正在忙着安排人开沟渠,造风车给洼地排水,傅将军派去的人没见到他。至于昨夜的发生的事情,今天四门紧闭,消息传不出去。估计武侯听到消息也是三日之后了,那时候微臣招呼过的几家报纸会将事情真相大肆宣扬,武大人自然会明白陛下对常家的恩德”。

“恩德”?朱元璋的眉头抽动了一下,这个李瑞生太聪明,不能久用,过了这道坎,得重新安排他和参与此事的宫廷侍卫。

“微臣多嘴,微臣多嘴”,如同背上长了眼睛,李瑞生伸手给了自己两个重重的耳光。

“嗯”,朱元璋点点头,这个吴思焓刚刚从地方上调来没多久,素有包公复生之名,不属于锦衣卫余党,亦和朝中文武没瓜葛,如果他善于体会圣意,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朱元璋又问起第三件事:“魏国公今天忙些什么”?

“回万岁,魏国公今天一天没出府,据说是病了。具臣访察,昨夜的事魏国公和李帅并没参与,他们是被傅将军强拉去喝酒,灌醉了的”。

“好”,朱元璋心里又一轻松,诸臣不敢明着在一块和自己较劲,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京师附近卫所的军队集结了吗”?

“回万岁,俱可靠消息,万岁旨意一到,他们已经奉命集结,两天内即可到郊外。军官皆是指挥学院毕业,陛下亲自挑选过的,绝对忠心”。李瑞生把头垂得更低,几乎擦到地面上。最近一段时间,他所部宫廷侍卫干的全是极度隐秘之事,所以不敢流露出任何让朱元璋不快的表情。一旦惹了皇上不快,蒋指挥使的例子就在眼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