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间政道 > 第435章 局势不明

第435章 局势不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下界有希望入常的一共四位候选人,分别是钟组部长刘家冰;钟宣部长燕志毅;钟纪委书记骆广庆;工业副理高靖。

而除此之外几位同样重量级局委员都将于下界淡出,其中就有郁杏子的父亲惠铁生,以及七泽前省·委书记饶益伦的老搭档师智萍。

要说来头,四位候选人各有千秋:

刘家冰同样出身当前势头愈发旺盛的沿海系,也深得老人家赏识,九十年代老人家到南方视察时特意在刘家冰任职的城市停车,畅谈两小时后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干未来属于你们”,这不,未来终于来了,武英奇在多方势力狙击下黯然离京后,刘家冰顺利接掌钟组部,成功卡位。

燕志毅不消说,是当前京都传统家族当中唯一的嫡系子弟;骆广庆、高靖背后则各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念松霖小睡四十分钟后起床和蓝京简单地吃了点东西,此时情绪已经平复下来,再次踱到前院聊天,念松霖细述了上次换界时经老人家认可所定的大致安排:

两年后的换界一号聂华辉、二号云家旭毫无疑问全退,剩下三位即三号戴灏、四号傅冰、五号桑向民将名列前三且扛起组阁重任。

从阵营角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戴灏虽然排名最高可接棒聂华辉的概率最小,第一他是党务出身,从未抓过经济;第二是传统顽固的保守系,曾任内地最出名左.派杂志总编,在钟宣部期间半年**几百本他认为三观不正的书籍,故而被业内称为“戴剃头”;第三年龄只能再做一任,因此各方默认他将成为下界二号人物,执掌人大。

一号归属将在傅冰与桑向民之间产生。

说来也巧,他俩都从沿海发达省份提拔进京,是改革系又称沿海系的代表人物,虽说均大力倡导在所有经济大刀阔斧改制革新,加快与欧美先进体系接轨的步伐,但也有微妙区别。傅冰注重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主正的朝明、东吴等省份“小、快、活”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规模总量逐年新高;桑向民则侧重外联内引,加深与央企、外企特别跨国集团纵向合作,引进新技术、输出轻工业品,打造令人瞩目的外向型产业链。

骆广庆是戴灏极为推崇的正宗保守系中坚人物,也深得保守系领军家族——京都詹家的赏识,如果戴灏退下来后必须维系在高层意识形态的平衡与牵制,骆广庆无疑是保守系必须确保的人选。

高靖则融京都传统家族与地方系于一身,背后站着京都汪家以及他本人工作过的中原数省,在经济工作、意识形态等方面,高靖是不折不扣的骑墙派,这种左右逢源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矛盾冲突愈发尖锐的形势下,反而能争取到利益集团站台与不遗余力的支持。

介绍到这里,无须念松霖多说蓝京也悟得出来,僧多粥少,面对实力接近、难分伯仲的四位候选人,老人家实际上也难以作出决定或者不愿过早做出决定,因此才说“还有五年”,也有观察他们在新领导岗位表现再作判断的意思。

因为到老人家的层面不在于“择优录取”,而是基于平衡、制衡原则下的统筹考虑。

故而他俩分属沿海系里面不同支系,这也正常,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嘛。

至于他俩谁上台能够更加推动改革开放,让国门敞得更大,让全世界投资者全面参与经济领域革新,谁也说不准。之前京都高层里面要数云家旭最趋向西方经济学和全球一体化市场模式,然而执掌正务院期间却谨小慎微,每个开放正策都千呼万唤始出来;相反原本不被外界看好,觉得其意识形态保守的聂华辉,始终保持“说归说做归做”风格,恰到好处达到均衡而适度的效果。

也有人说身不由己,做到他们那样的位置根本不能掺杂个人喜恶、倾向、感情,所有决策决定都基于智囊团和集体意见,不然还能怎么办?

还有两个名额归属呢?这是全球特别欧美正坛高度**的,也是内地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实际上早在上界定局委员人选时已经留下伏笔,最终征求老人家意见时一言九鼎:

还有五年,不要急于作出决定,四选二到时都有退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