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149章 菜摊搬迁家里雇工

第149章 菜摊搬迁家里雇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住一个村几十年,孔明英知道王长征夫妻和他爹娘都是手脚勤快的厚道人,也知道王长征家缺钱,所以第一站,孔明英就带着余明月去王长征家,如果一问之下,刚好在家的王长征连一天工钱多少都忘记了问,就答应下来了。

后来再听孔明英说,每天工钱是6块钱,但不包饭后,更是激动得连连保证会随叫随道,不管是什么担粪背物的力气活他都不挑,还保证能干好。

随后,孔明英又带着余明月去了第二生产队的刘学高家,这刘学高虽然名字听着好像是个很聪明伶俐的,其实不然。

二十七岁的刘学高,是彩云村生产二队的独户,也是彩云村出了名的憨人(笨蛋)。自从四年前刘学高唯一的爹死了后,就再没人每天安排他到田地里干什么活,也没人为他理出一套其实很简单的耕种安排,自此,他虽然也会看到别人种菜他种菜,看到别人插秧他插秧,村民偶尔也指点他一二,可他家的田地被他种得很落伍,落伍到每年交不起农业税不说,田地里的出产连解决他一人的温饱都有问题。

虽然这刘学高如此不堪,但孔明英还是看重了刘学高一把子的力气。孔明英知道得很清楚,四年前刘学高家爹在时,他家的田地种得还是不错的,刘学高的爹身体不好做不了多少农活,但只要每天告诉刘学高应该干什么,身高175以上,又年轻力强的刘学高却每次都能把活计按他爹的要求,干得很好。

今天在家做家务的孔小玉,也是把两个小婴儿带到了灶房里煮的饭,所以余明月和孔明英回来时,孔小玉也做好饭了。

饭是好了,但三人却都没开吃,余天周父子进城卖菜,基本都会在三点左右时准时回来,如今一般情况下,都是等一定人到齐了才会开饭,吃完饭后,除了孔小玉外,其他人又都会一齐到田地里去干农活。

在余天周父子回来前,孔明英把想要雇人干活的事给孔小玉通了气,孔小玉虽然生得晚,没有经历过她爷爷当大地主时的风光,但孔小玉脑子却是个灵活的,一听之后,也是完全赞同雇工一事。

孔小玉会赞同,早在余明月意料之中,因为在这之前,她也含糊的在孔小玉面前提到过这事,如今有了孔小玉和孔明英的明确态度,余明月的心情更是好到不行。

果然,等余天周和余志清回到家,一家在坐在饭桌上吃中午饭时,孔明英把雇工这事提了出来,孔小玉也在旁边帮腔,余天周和余志清父子两人基本都没反对,就同意了下来。

找了两户,至少两个劳动力,孔明英觉得差不多了,但余明月却在旁边,提议找第三户,而这第三户,却是余明月提议的,那就是彩云村回弯社的普小强家。

说普小强是个劳动力,有些夸张了,因为这普小强如今才13岁,还是个不爱讲话,有些自闭倾向的小子。所以在最初听到余明月提到回弯社的普小强时,孔明英有些吃惊之余,也不太同意。

“那没爹没娘的憨小子啊,他饱一顿饿一顿的连他自己都养不活了,雇他到我们家里来能干什么呢?”孔明英越想,越不满意,眉头都皱了起来。

余明月不以为然,只道:“刚才我们雇了两家人,田地里的活也差不到什么人手了,奶奶你雇他到家里来帮着我扯扯兔草,或是割猪菜什么的,平日里让他帮我们家到山上背些个柴火回来也好嘛。”

普小强的身世也惨,五岁死了爹,八岁时候半疯的娘也死了,自此就成了个小独人,因为没有太过亲的亲朋,所以早年的时候,都是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顿长大的,如今虽然看着憨憨的又不爱讲话,但平日里也会跟着上山放牛的老人,到山上砍引火用的松油芯子(松树枯死后,树心和枝杆的一部分松油实足,被用来引火用),到集市上卖了钱换米粮回家,但每天都过得饱一顿饥一顿的。

说实在的,两个男人天天进城卖菜,看到家里的女人因此回重了负担,他们心里也是心疼得紧,只是一直没想到合适的对策,如今一听家里两个女人自己想到了办法,他们哪会反对呢。

孔家的人基本都是行动派,孔明英也不例外。在一家人商定好雇工的事后,她放下饭碗,就往村里去打听了。

其实现在虽是农忙季节,但也并不是真的每家都有干不完的活,毕竟有些人家田劳力多,有些人家没计划,种田种地都捞不到什么钱,懒病就犯了,或是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反正那样的人家,田地是不少,但荒着的却占多数。

余明月跟着孔明英到村里一阵打听后,还真让她们婆孙两找到了三家合适的人选。

一户,同是生产一队的王长征家,王家三代六口人,老一辈的老两口都是六十多岁年纪,年轻辈的就是王长征夫妻,夫妻两人四十不到,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二的女儿,和上小学六年纪的儿子。王家田地和余明月家差不多一样多,但算得有四个全劳力,而且因为要供两个孩子读书,所以王家缺钱是众所周知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