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华夏立国传 > 第五十四章 石苞

第五十四章 石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左咯道:“邺城大事初安,暗潮动荡,恐遵殿下独臂难支。王爷你既是诸王重臣,应当值此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济万民于水火。“

麻秋说得更露骨了:“王爷久镇关中,广施仁德,天下无不归心。今先帝驾崩,江山摇曳,万民惶恐,应当有德者居大宝,方可顺应天意民心。”

听到这里,石苞终于下定了决心。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苦苦等待,既看着邺城宝座流口水,又生怕自己掉进那个旋涡,最后连渣渣都没得剩。

现在终于知道自从石冲死后,诸王跟石遵都撕开脸面,各自蠢蠢欲动,整顿各自的人马,准备卷着袖子上阵一争高低。自己这个时候再不杀进去,估计就赶不上趟了。石苞思量自己久镇关中,在这里“颇得民心”,实力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别人坐得,为什么我就坐不得呢?

而石光和曹曜想了一会终于反应过来,继续劝阻。但是石苞却一口咬定要为朝廷出力,执意领军出潼关。于是一场会议以石苞拂袖而去而散场。

但是石光和曹曜却慌了,连忙站起身来施礼劝阻。

石光抢先开口道:“殿下,万万不可!虽然陇西诸郡和南边梁州都是癣疥之疾,但是倘若关中无殿下坐镇,恐怕各处豪强怀有异心,勾结内外,纷乱地方,时间一久关中会有失呀!”

“怎么会有失?你不是说陇西、梁州只是癣疥之疾吗?我在关中镇守数年,广施仁德,恩威并重,关中地方早就肃靖。只需留下几员能吏,万余兵马,这关中谁敢作乱?”

石苞的话说得很有意思,自己在关中治得“路不拾遗”,百姓对自己感激都来不及,怎么会起来作乱呢?如果真的有人起来作乱,那意味着是留守长安那些人的责任,因为他们都不是能吏。

曹曜说得更直:“殿下,今邺城君臣已分,王爷应谨守为臣之道,恪守职责,代天子镇关右,安抚万民,这才是正道。”

可是第二日,石光和曹曜居然纠集了百余长安官员,把石苞堵在了乐平王府门口,人人伏地嚎啕大哭,一副诤臣的模样,誓死要劝阻石苞领兵离长安。

心急如焚的石苞不由大怒,下令将石光和曹曜等挡在王府门口的百余人尽数处死,然后开始收拢兵马,征集粮草,准备出潼关匡扶天下去了。

石光和曹曜等人的家人故旧等逃出长安,分散各地,传言造谣说石苞欲倾尽关中之力去中原争位,不但要穷尽人力,还要全征民资以为战用。

曹曜的话说得正义凛然,使得石苞都没有理由反驳,想了许久才找到一个理由:“右长史,给你给曹司马说说,蒲洪、姚弋仲已有不轨,邺城正暗潮汹涌。”

右长史左咯连忙说道:“武兴公闵曾向遵殿下进言道:先帝曾表蒲洪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州诸军事、雍州剌史,进封略阳郡公。然其为人杰,如以其镇关中,恐秦、雍之地非复国家之有。故此命虽是先帝临终之命,然陛下践祚,自宜改图。遵殿下从之,罢蒲洪都督职,其余如前制。蒲洪大怒,归枋头,遣使降南晋,并据险聚众,图谋邺城。”

石苞点头接道:“蒲洪不但意图关右,现在又在邺城近旁伺机作乱,更有姚弋仲协力,外通南晋,恐怕邺城危险。我既受了大司马一职,就要为朝廷出力,因此我意领军三万出潼关,助朝廷一臂之力。”

石苞这个借口找得又快又好,石光和曹曜当时愣在那里了,一时想不出话来。

石苞转向左咯、麻秋言道:“你二人如何说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