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华夏立国传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即位与称帝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即位与称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旦这日,风和日丽,尚书省和京兆尹府早就在在胜利广场中搭建了一座观礼和即位的台子,并派出了数万侍卫军和数万巡警维持次序,因为广场周围围满了数十万闻讯赶来的百姓,而高台后面的台阶上则变成了座位,那里将是中书省朝议郎和门下省奉议郎,尚书省各官吏,各州郡民众代表,各受勋士郎,罗马、波斯诸国使节等上千人的观礼台。

辰时,王彪之、谢安扶着少帝从中书省走了下来,然后在数十万人的瞩目下走上了受禅台。少帝在台上战战兢兢地宣读了早就行文天下的禅位诏书,然后自己取下头上的冕冠,放在正中的桌子上,最后在谢王两人的搀扶下,黯然地离开了受禅台。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曾华上穿对襟圆领收袖袍衫,比以前旧式的袍衫要贴身许多,在庄重的基础上显得非常精干。袍衫以黄色为主,于左右髆上各绣了一个赤色日和月,后领下而为星辰,以青色环绕,又有各色山、龙、华虫、火、宗彝等共九物,各重行十二,遍布衫袍中,中间扎了一根玉带,除此之外曾华居然只是束发,头上没有带冕冠,整个人看上去怪怪的,和刚刚退出的少帝的服饰大不一样。

曾华在欢呼声中,一边挥手示意,一边缓缓走到了受禅台正中,而他身后跟着王猛、车胤、笮朴、谢艾、毛穆之等朝廷三省重臣,最后还跟着大理寺所有的正卿和少卿,以及范哲为首的圣教枢机大主教団。

待众人依次站定,第一个仪式开始了,那就是奏国歌,升国旗并齐声高唱国歌。这是北府的惯例,官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重大场合必备的仪式。

曾纬的话更让众人吃惊,毕竟他说的话比张弘更加“**裸”,就是连戴里克听完翻译后也是目瞪口呆,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北府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政治修养”。曾华却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这儿子是不是也是穿越一族,刚刚一番话正是异世历史上唐朝镇藩之祸和宋朝的受制外敌的情景。

曾华又和王猛等人咬了一阵耳朵,依然没有出言赞扬和反驳,这就是北府国学的风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也是为什么天下学子对北府国学趋之若鹜的原因。看到有人开了头,众人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看到场上热情洋溢的辩论场面,戴里克看得是热泪满眶,这才是学术的天堂,这才是真正的学院。

学术交流会到最后,曾华按例上台做最后的总结。

“希腊、罗马和我们华夏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上千年的积累,使得雅典、罗马和长安、洛阳成了这个黑暗的世界中最光芒耀眼的灯塔。现在,东西文明在长安如同双子星座一般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天空里,后人将永远记得这一刻。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讨论哪一个文明更先进,我们只是在互相交流,交流我们的成功,交流我们的失败,更在交流我们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们的梦想最后会汇集成人类的同一个梦想。”

曾华的话顿时引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当由罗马长号、风笛和华夏鼓弦等乐器组成的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乐声后,所有的人都肃立在那里,手捂心口,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广场正前方的高大旗杆。六名宿卫军军官随着乐声的节奏缓缓升起了两色国旗,而数十万个声音发出同一个声音。

“但是无论是希腊、罗马,还是我们华夏,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来自北方野蛮民族的入侵和袭扰。我们拥有文明,所以我们渴望和平,但是野蛮民族以掠夺为生,他们更渴望战争和杀戮。建立一个文明需要上千年的历史,而毁灭它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我们不停地创造灿烂的文明,然后又被野蛮地毁灭,我们不停地向前进步,然后又在废墟中退步。”

“我们常常在想,如果没有这些毁灭和退步,我们的文明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但是没有战争就没有人类的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贪婪的私欲,而正是这些私欲使得我们追求更多的财富,追求更广袤的土地,可也正是这些私欲使得野蛮人累累南下,打击和毁灭着我们文明的社会。我们一次又一次用亲人们的生命和鲜血同化了这些野蛮人,让他们变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文明人,可是新的野蛮人继续在草原上形成。这是历史的宿命还是上帝的惩罚?”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再坐视不理,继续以前的悲剧,看着我们灿烂的文明一次又一次在大火中毁灭,然后又在鲜血中复活。我们以后要改变历史,我们不但能创造出辉煌的文明,也有能力让它永远延续积累下去;我们能改造这个世界,也能征服所有的荒野;我们能用笔书写新的历史,也能用刀同化野蛮民族;因为我们的手不但能写字,也能射箭;我们的皮囊不但能放书,也能放下敌人的头颅!”

宁康三年十二月,三省行文天下,宣布按照曾华的命令,明年元旦在长安建国即位,各地不必另行庆祝和遣使,有各州各郡派驻在长安的士郎和门下省奉议郎观礼即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新年,虽然三省和各地对如此匆忙即位建国甚是不满,但是曾华却毫不在意,他在《民报》署名撰文道,建国和即位,更重要的是完善一整套体制,而不是一个仪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