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传万里 > 第三十七章 发案前夕

第三十七章 发案前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彦看过题目后,却暗地里对李知州啐了一口,这明显是个坑,埋得就是那些看李知州不顺眼的考生。

这李知州贪财诡诈,靠溜须拍马混到如今的位置上,此次做为‘抡才小典’的主考官,会这么大方的让人写文章批评自己吗?

政客不是政治家,他们永远是世上思想最诡异的人,没有之一,而李知州绝对称不上政治家,只能算是一名政客。

想通了这一点,那这篇策论如何写,赵彦心中已然有数了,无非是拍李知州马匹罢了,赵彦对此没有心理负担,打好腹稿后,一篇马屁文章便一挥而就。

至于最后那首应物诗,李知州给出的题目是以‘竹’为题,让考生们作一首咏物诗词,诗也可,词也可。

孔夫子曰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场招覆发案的日子,赵彦这次等到下午才去看,见自己的座位号只是在内圈中游,倒也不以为杵。

二月十八,忌伐木作梁、动土安床,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

今日乃是县试的最后一场,考的是经史时务策一道、应物诗一首。

策问又称策题,是策试的考试题目,始于西汉。

好嘛,李知州前边让人写时务策拍他的马屁,后面又借竹子来隐喻他的清高,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也真是没谁了。

最初是皇帝以政事书于简策,考问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直言极谏之士,要求其逐条对答作为施政参考,并藉以简拔官员的考试。

汉武帝以后,策问又成为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通晓经学、选拔任用的考试方式,及至如今,依旧作为大明朝科举考试的一道关卡,若是只通八股而不通世事,想要作好也是很难的。

策问的内容很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

当然,那些天下大事离如今连秀才都不是的考生们比较远,所以李知州很体贴的没有出那些分量很重的题目,而是直接让考生们写一写,如果他们是李知州的话,应该如何才能将深州治理的更好。

都是在本地土生土长的人物,其中不乏目光敏锐,富有远见卓识的英才,其中有些人早就看李知州的施政举措不顺眼了,如今能有机会代其‘治理’州县,自然将自己心中所想洋洋洒洒、一条一条的写了出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