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万羽堂契约 > 第六十六章 扬州府(上)

第六十六章 扬州府(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实上,董国用与史霁风之言的确有替自己家乡吹嘘的水分。即便靖康之前,扬州也只是准一线州府,“扬一益二”是唐朝的说法。姜夔就有词为证: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另外,在宋金战争期间,扬州数次被焚毁,经济早已大不如前,但相对的,军事地位却得到了极大提升。此时的扬州分为三座城池,乃堡寨城、夹城和大城。绍兴二年(公元1132)郭棣知扬州后,先是修缮了宋大城。由于金兵屡屡来犯,他认为唐代子城地势高,可以凭高临下,有利于防守,打击来犯之敌。于是在唐城旧址上重建城池,叫“堡寨城”,此城与宋大城南北相望,中间相隔二里;而这一段空白,容易使敌人将两城阻断,相互之间难以照应。于是又版筑一座可以连接这两座城的城,它的北门连着“堡寨城”的南门,它的南门直通宋大城,所以称为“夹城”。从此,扬州一地有三城。“夹城”北门接“堡寨城”南门,南门接“宋大城”西北门,史称“宋三城”。

元敬阳等人一路走进到守备最为森严的堡寨城北门,刚要进门,就被戍卫禁军拦住。

“你们都把手上的兵器交上来。”禁军显然与厢军不同,不谈他们实际的战斗力(靖康年女真人敲一夜鼓,第二天十四万禁军跑得一个不剩),首先个头就要比地方厢军高出不少,几乎个个都是飞虎军的体型,而且一水儿制式红袄步人甲,头顶也不见飞碟帽,而是统一形制的圆顶步兵铁盔。

结社,是当时许多江湖组织的一大理想。不管是江湖门派、武林中人的组织,势力小的如云剑门,只有七八个人,势力大的也不过就像青城、少林,数百人而已;而且这些组织是没有人在背后支持的,所有资金流动、资源整合都得靠自己。

而结社就大不一样了,一旦某个组织向上一步,规模扩大,得到官方认可,成为乡社;近者,地方长官会倚仗力量,贿赂少不了,法度紧不了;远者,临安府的头头脑脑们会直接动用国库资金赏赐,甚至封个名誉官爵,让该组织死心塌地为朝廷卖命。

结社就意味着鸟枪换炮,比寻常的江湖门派高出一个档次。当然提高层次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由于军社训练素质不比禁军,战时要协助正规部队与外敌作战,伤亡率很高;和时可能会与其他军社发生冲突,伤亡率同样也高;不但如此,平时还要注意遵纪守法,服从官方安排,毕竟你们不是三不管的山贼土匪,不服的可以问问辛弃疾大人,参考一下隆兴府几大乡社的下场。

当然结社也不是一帮人去登记注册就可以搞定的。首先结社要有一定的规模,不得少于一千人,不然指望十来个练过几年武的匹夫就去抓捕盗贼、维护治安吗?人家江洋大盗也不是吃素的。此外,还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就算一人每年薪金二十两,一年光薪水就要花去两万两,除此之外,军社房屋、装潢、地皮、器械、服装都需要大量的钱财,一个小型军社一年的开销,就可以养活江湖大派十几年。最后,最关键的当然还在于官府,结社需要官府许可,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宋境内的地界甚至金国领内都已经被各势力分割完,大小军社的力量犬牙交错,除了盗匪的山头,根本找不到州府落脚;既然每地都已经有乡社了,那你要是贸然结社,保不齐官府以为你图谋不轨,一股脑全给抄了,所以说组建乡社还得朝中有人说话才行。

元敬阳一行人,自打跑了想抢走行走印刷版房南秀的云剑七星后,一连走了四五日也未碰见贼人,还算安宁,毕竟两淮两路地方小、驻军多,治安较好。他们平平安安到达目的地,总算遥望见了扬州城。

对此禹边云有所准备,他掏出学士铭牌,说明了几句,大概意思是自己一行有猎户、屠夫、商人和保镖等等,都是律例上允许携带武器的。守门禁军不放心,非把所有人的铭牌都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放行。尽管宋末,临安大街上都没人管兵器,但孝宗年间,国势还是很稳固的,大的州府城内例行检查是少不了的。

听了史霁风“一州三城”的介绍,元敬阳顿觉泄气。三个城,那么多坊,挨个去找,得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肄风?这就好比现代你要去扬州,打的说“扬州大学”,司机只会请你下车一样。

到这地步,元敬阳只好告知所有人,来到扬州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叫高肄风的匠人。

昔日扬州是无比繁华,可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乱,如今早已物非人也非,放眼望去,竟是一片破败景象。现在的扬州府空有规模,可市容却连岳州、江州这些二线州府也比不上了。

“想不到这就是扬州啊。”禹边云眺望布满战痕斑驳的城墙,不禁叹道。

董国用久别家乡,但家乡的情还在,他说道:“别光看表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进城就知道了,扬州还是要比其他州府富庶得多。”

“确实如此,纵然饱经战乱,扬州府之财富依然是东南前列。”同为扬州人的史霁风应和道。

“瞧你们这说的,好像这儿抓把土都能拧出油来似的。不妨入城瞧瞧。”元敬阳心底里自认为是天府之国的成都人,多少带着点地域观念,对扬州之繁荣颇为怀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