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万羽堂契约 > 第二七九章 经世指挥

第二七九章 经世指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辛俪道:“姐姐你有所不知,这支箭便是爹爹任隆兴知府时候,遭遇刺客袭击时,刺客放射出、被爹爹空手接下的箭支。还有这个——”她又取出一把精钢匕首,道:“这把匕首应当是当年城南社七星之一李丹晨的武器。”

陈靖绝决然道:“那就让他们南归。”

韩侂胄没想到这个瘦小的老头竟有如此大胆的想法,慌道:“此等大事我们说了不算,须得探探皇上口风。”

“还用你讲?”陈靖绝丢给他一个蔑视的眼神,而后对儿子道:“溙儿,你虽赋闲在家,可皇城司内还有几个朋友。往后能不能再回到和他们同样的位置,就看此事办得如何了。”陈文溙惊道:“父亲当真要让北方忠义社南归?”

陈靖绝目光犹如两把寒锋,冷视儿子,一字一句道:“不是我要让北方忠义社南归,而是朝廷要让他们南归、社稷需要他们南归。如果打不回去,起码要守住大宋这仅存的半壁江山。”

陈文溙咽了口唾沫,时常挂在脸上轻佻戏谑一扫而空,他坚定地点了下头,说:“孩儿明白了。”

“那父亲觉得应该怎么办?”陈文溙诚心求教。

陈靖绝只说了十六个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陈文溙往后一仰,把后脑勺架在椅背上抬头望着天花板,陷入了沈思默想。

陈靖绝又点拨道:“这种事情,难道忠义社不该领个头吗?他们百万人真打算混吃等死啊?”

单从规模上来看,真正有实力与潇湘社对抗的军社,不就只有忠义社了吗?

陈靖绝还补充道:“此外记得,今时不同往日,忠义社南归绝对不可能像辛弃疾南归的那会儿较为顺利。巡社南归,一路之上势必艰险重重,一定要找最靠得住的人来办这件事。”

听得此言,韩侂胄主动请缨,一次大胆的行动就此开启。

话分两头,王昊轩辛秀等人一路顺风,来到临安。王昊轩先去拿着介绍信找老师,邹建信护送任务完成,也就先走一步了,至于辛秀则准备带着小妹在京城里搜寻好玩的地方观光观光。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二人闲逛到稍微僻静些的巷口时,辛俪却从包裹里抽出一根长长的东西,解开外面缠着的布条亮给姐姐看。

“这是……一支箭?你一直揣着这玩意做什么?”辛秀问她。

“父亲,忠义社的情况比较复杂。忠义社虽有百万余众,但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靖康年忠义社初兴起时,是由河东十余个巡社联合而成的。建炎南渡,这近二十个巡社为太上皇大军殿后,有一半留在了北方。而跟着南渡的,除了梁兴所率的一社数万人曾跟随岳家军北伐再次留在中原外,其余都驻在了两淮两浙,流连与江南风月、不思进取,渐渐与寻常人无异,就连刘锜将军曾经带领过的游击军一系也变得差不多了,不信的话可以看看如今忠义社名义上的总社主刘焱,他就是刘锜将军的曾孙。”陈文溙分析的很到位。说白了当前忠义社人数虽多,但早已不是当年的忠义社,这群义士的后人饱受酒色侵蚀,已然丧失了父辈祖辈的血性与斗志。

“既然南方忠义社靠不住,那北方忠义社呢?”

“北方忠义社?哈——”陈文溙哑然失笑:“北方忠义社还存在吗?”

隆兴北伐失败后,朝廷明面上和暗地里都已不再支持任何抗金行动,北方忠义社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下(复辽军就无视吧),经过二十多年的剿杀,没人会相信他们还存在着。

“在,他们一定还在。”陈靖绝道:“五胡乱华,尚不可族我汉人;十二部女真,又岂能断我脊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