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国功贼 > 第三章 朝露 (十一 中)

第三章 朝露 (十一 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这一点上,徐茂公就比程名振幸运了。程名振是幼年突遭横祸,家道从小康转瞬变为赤贫。所以基础打得虽然牢靠,后续培养却无法跟得上。而徐茂公的父亲徐盖至今还是大隋数得着的富商。真不知道家中出了这样一个绿林豪杰儿子,徐盖用什么手段逃过官府追究的?

无论如何,穷文富武,这句话总有几分道理。自魏晋以来,十八般兵器中,威力以长槊居首。而一杆好的长槊,价值往往高达几十贯到数百贯。没有一定家底做后盾,甭说请名师指点了,就是置办一件趁手的兵器都没大可能。

所以江湖上有句传言,三国名将关羽关云长肯定是野路子出身。因为其成名兵器冷艳锯乃是一把长柄大刀,不是世家子弟惯用的铁槊。反而被民间视为杀猪汉子的张飞,家道必然非常殷实。因为其手中所谓的丈八蛇矛,其实就是一柄造型怪异些的长槊,只不过韧为波浪形,不像普通长槊那样剑刃般笔直而已。

“他用的是折枝槊!掌握得极其娴熟,战场之上,一般人根本无法近身。”仿佛猜到了程名振心里正嘀咕什么,王二毛笑了笑,给出了一个意料中的说明。“不过他也用不到自己上阵厮杀,程知节和单雄信两个早把这些差事包揽了过去。那程知节在谋略方面比徐茂公不如,但武艺高出其远甚。平素用的是一杆铁脊槊,整个瓦岗山都找不到对手。至于单雄信,使得是一柄三股鎏金槊,也是个货真价实的万人敌!”

折枝槊和铁脊槊,都是马槊的一个变种。前者比普通马槊略长,需要掌控之人具备非常灵活的身手和快捷的反应速度。后者与普通马槊的区别是槊刃宽大厚重,需要掌控之人拥有过人的膂力才能发挥出其威力。而第三种,则属于槊与叉的混合体,使用起来威力巨大,但对使用者的体力和身手要求更高。如果掌握得不足够娴熟,战场上反而容易被敌人用兵器挂住,成为自身的累赘。

这际遇,恐怕比程名振在巨鹿泽还尴尬几分!一时间,听者和说话者都觉得凄凉起来,默然无语。呆呆地想了好一会儿心事,程名振才又恢复了几分精神,喘了口压抑的粗气,苦笑着感慨:“我原来听说瓦岗寨豪杰辈出,还以为是个可容身之所。如果不是碍着李密,说不定今晚就答应了房某人的邀请。谁料……,盛名之下,其实竟不堪如斯!”

“一炉香而已!”王二毛苦笑着摇头。

“一炉香?”程名振茫然不解。他发现,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好朋友王二毛身上变化极大。很多地方令他都感到十分陌生。但想想王二毛在一年多来经历的那些事情,这些变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就是看上去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实际上遇上些风吹雨打,也就散了!”王二毛冷笑着,恨铁不成钢地解释。

“那你还赖在那里不早些回来?”

一边在心里想着几种兵器的模样,程名振一边将瓦岗军三员悍将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相比较。比来比去,他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单纯以武力而论,巨鹿泽群雄照着瓦岗群英差距甚远。张金称麾下,武艺最高的人就是郝老刀。而郝老刀是江湖镖师出身,双刀挥舞起来泼水不透,极其适合于江湖争锋。但两军阵前,对方带着数十骑持槊冲来,郝老刀这边首先在兵器长度上就要吃个大亏。至于程名振本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斤两。仗着年轻体力好,反应迅捷,勉强能对付住郝老刀,换个真正武艺精熟的,恐怕几个回合之内便要被打回原形。

将来假若真的跟瓦岗军起了冲突,洺州军这边恐怕只能靠战阵配合弥补自身的不足了!虽然那也许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程名振阻止不了自己去想像。他毕竟还是个年青人,再稳重,也会有争强好胜的心思。况且今天刚刚拒绝了房彦藻的拉拢,谁知道对方日后会不会因为怀恨在心鼓动瓦岗军找上门来?

“短时间内,瓦岗军应该无力向北扩张。所以你暂时不必担忧,我也不希望你跟李密等人走到一处去!”王二毛又是抢先一步,早早地给出了程名振想要的答案。

“瓦岗寨虽然是一炉香。但里边的很多人,却都是响当当的英雄。只不过,他们没跟对人!就是你说过的那句话,什么来着,对,得其时,不得其主。”王二毛看了看程名振,若有所指。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程名振心里好生迷惑。这是民间传言中,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时,隐士司马徽对他的评价。但因为其文辞过于深奥,自己根本没与王二毛解释过。

正惊疑间,又听王二毛低声说道:“在这乱世,要么有本事自己干,要么跟对了人。否则,找一个辅不起来的阿斗保着,早晚得把自己给累死。”

这已经是非常明白地提醒好朋友不要跟张金称一条道走到黑了,程名振心里明白,嘴上却顾左右而言他,“你说瓦岗寨藏龙卧虎,究竟是怎么个藏龙卧虎法。那徐茂公又是什么来头?程知节、单雄信为人怎样?怎么个有勇有谋法?”

“徐茂公是富商徐盖之子,跟你一样,打小就熟读兵书。”王二毛想了想,笑着介绍。“他年青时曾经游历塞外,在一个部落里帮人练兵打仗,对骑兵战术掌握颇深。论武艺么?可能比郝老刀还高些,毕竟是巨富人家的孩子,请得起好师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