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港娱:功夫之王 > 第268章 泼天的富贵

第268章 泼天的富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人认为艺术的真实并非即是历史上的真实,只要主题是健康向上的,我们应该允许适当的虚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35毫米放映机放映在城市放映两个多月,观影人次即突破五千万,按照当时1-3毛不等的票价,折算成发行收入,达到一千万人民币。

农村的观影人次更多,不过平均票价只有一分左右,票房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的中国电影采取的是统购统销的方式,电影票房70%归中影公司,30%归省电影公司。于是,北影厂一下就富裕起来了。

到了六月,另外一部猛片,上影厂的《喜盈门》横空出世,《神秘的大佛》势头才慢下来。

大佛在上海上映之后,场场爆满,甚至催生了“黄牛”的产生,原本两毛五一张的电影票,在黄牛手中,竟然炒到两块五一张,价格翻了十倍,但仍是供不应求。

没办法,观众就是都爱看。

人们纷纷给北影厂,给导演张华勋、主演刘小庆写信,对他们能拍出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大加赞扬。

有人在信中写道:“如果《神秘的大佛》遭禁演,我们会像电影中的海能法师保卫大佛一样,保卫这部影片。”

北影厂选择了将其中的一些信件刊登了出来。

两部电影放映一年半后,《喜盈门》三种放映机累计四亿六千九百二十九万人次,《神秘的大佛》累计五亿零三百二十一万人次。

上影厂和北影厂一南一北,堪称双壁。但《神秘的大佛》可以走出国门赚外汇,《喜盈门》就只能望洋兴叹了,终究是大佛牛逼一点。

而且,大佛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带动了四川乐山的旅游产业。

人们看到电影最后那座横卧在青衣江上的天然巨佛后,非常感兴趣,纷纷前往四川乐山旅游。

一时之间,乐山这座西南小城,竟然变成了旅游胜地。

有一封信说故事表现的内容很像他的大伯为保护古迹的悲惨生活遭遇,让他非常感动。他认为批评大佛胡编乱造的那帮人,显然是没有理解创作者的想法。

这样的信件,情感真挚感人,让不少人动容。

风向一转,捧臭脚的人就来了,不少人开始写文章夸赞大佛。

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武打场面的影片,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有人认为电影中“双目可挖,佛财难得”的誓语与“河山永存,民众之功”的主题都十分的积极向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