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洲日不落 > 第334章 鲜卑:发展与哥萨克

第334章 鲜卑:发展与哥萨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和俄国之间的免税就是一个笑话,但确确实实为鲜卑地区的工业品打开了销路。

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五金工具”,以及从日本倒卖的纺织品。

之所以是这两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工业的落后。

如果说东欧是一个集市,那么西伯利亚地区在沙俄帝国的版图中,那就是赤裸裸的“殖民地”。

该地区为俄罗斯帝国提供矿产,木材,黄金,乃至大量的皮草。

三百多万人口中,两百万是土著,一百万是华人,以及其他朝日移民。

虽然土著依然占据多数,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风采”。

其多数集中在边镇区。

何为边镇区,主要就是鲜卑和俄罗斯接壤的那一块区域,这片区域因为驻有十几个“碉堡”城市,且多为边军,故而又被称为边镇区。

最早的时候,整个边镇区,驻扎有数万大军,且拥有后备兵员二十万,可谓一把顶在俄国后背的尖刀。

甚至在上次的战争中,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还被沙皇征走了两万五千名青壮,让一个地区,出现了人口断层,尤其是青年男人,更是缺到了两女合配的程度。

至于那些年轻人有没有回来,汉国最有发言权,“没有”。

因为按照汉国最高层的指示,东欧地区的俘虏可以活,大城市的,可以活的很好,唯独西伯利亚这样的苦地方,就是不能活。

毕竟这帮人都是青壮,活着回来,生儿育女,十几年后,人口又翻了几倍,到时候一旦打起来,那可就是真正的“敌人”。

大汉帝国对于敌人,一向是残酷的,不会留有任何余地。

因为这个边镇区,汉俄两国可没少打嘴炮,甚至出现了几次小规模的边疆冲突。

虽然这个“小”是相比于双方的实力,真实情况最大规模甚至有八百多人,但在汉俄两国的“合作”下,愣是把这种大规模热武器混战,描述为一场“误会”。

而到近些年,尤其是三皇同盟的签订,这个边境区甚至开始了所谓的减员。

而对面的俄军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也是三皇同盟的一部分。

双方在边境地区设立“市场”,进行贸易,甚至一部分紧缺的商品,还能够得到免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