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发迹 > 第一百七十章 你还有脸来?

第一百七十章 你还有脸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七!”

“看你这身子板,不像是十七,反倒像是五十七的!哪儿人?”

“橄榄坝的!”

“叫什么名字?”

“瓜木比!”

第一百七十章你还有脸来?

对李侍尧案,何贵,孙士毅之后,又有安徽巡抚闵鄂元上书朝廷,提出由原审钦差和珅、喀宁阿等会同九卿重审,以“确定画一罪名”这一“游移两可”的意见,终于使得乾隆松了一口气。\wWw、qΒ5、cǒm/两个巡抚“求情”,虽说在人数上稍显单薄了点儿,可总比没有要好,他也有了籍以转圜的余地。于是,等到各省督抚的意见都投送到了京城之后,他就向天下臣民颁布暂缓处决李侍尧的明发谕旨,其中着重提到“各督抚大率以身在局中,多请照大学士、九卿所议,而孙士毅、闵鹗元则以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为中外所推服,请援‘议勤’‘议能’之文,稍宽一线具奏。是李侍尧一生之功罪,原属众所共知。诸臣中既有仍请从宽者,则罪拟惟轻,朕也不肯为已甚之事”。说到这里,乾隆可能也感到不够理直气壮,就又补了几句,说明年朝审,九卿势必拟以“情实”,到那时“朕亦不能曲法姑容”了。

但哪里还用等到“明年朝审”呢?煌煌谕旨颁发不过数月,甘肃撒拉尔回人苏四十三发动了反清起事,李侍尧即被“特旨”从刑部大牢里请出来,“赏给三品顶戴,并戴花翎,赴甘肃总办军务”。不久,陕甘总督毕沅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乾隆立即又下旨命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事”。李侍尧由云贵总督任上获罪,不过半年时间,又去总督更为重要的陕甘等省了。

而负责办理李侍尧案和珅也因为其能力出众。终于得以将翁方纲挤出了户部,成为户部尚书,无论在实际还是名义上,都已经是清廷地财务大总管。不过,这位乾隆的宠臣运气不好。刚刚升上去没多久,就不得不再把顶戴花翎换回更加低级的。

原来,撒拉尔回人起事不久。和珅志得意满之下,为搏军功。便向乾隆请赝出征,乾隆也想再给他个立功的机会,便派他与阿桂统军征剿苏四十三。阿桂当时正在督办河工,和珅先到军前,欲于阿桂到来之前扑灭起义,建立殊功,便分兵四路进击。不想却失败了,勇将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心怯之下,不仅没有奏报自己指挥不当以致失利的过错,还隐瞒了图钦保捐躯之事,并颠倒是非,弹劾勇将海兰察、额森特的先战取胜是导致清军受挫的原因。

“瓜无比?你还真是运气,你要是呆在四川那还得了?……哪个族?”(“瓜”在四川方言之中,有傻的意思)

“景颇人!”

这个时候地和珅可能已经急糊涂了,人家打了胜仗反倒还有了罪过,他这理由放到哪儿也说不通。何况乾隆并非不同军事。所以,这份奏折遭到了乾隆的严厉斥责,而且,他这新任地户部尚书也被降三极留任。

不过,和珅受了这个教训还是不悔改。等到阿桂赶到军营后,问失利之因。他又诿过于“将帅傲慢”,不听调度。阿桂“令将帅于次日清晨集于辕门之前”。“每呼一将入,辄命和珅坐其侧”,阿桂“有所调拨,及命屯戍处,其人辄应如响,如是者数,和珅坐上甚恚愤”。阿桂问和珅云,“诸将未见有何轻慢之处,吾手中尚方剑不知诛谁之头耶?”和珅被吓得“战栗而无人色”!不过。阿桂也知道和珅不是轻易能杀的。如果杀了,自己恐所也要受到乾隆的见责。所以,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即命和珅离开军营,滚回京师。

而时任陕甘总督的李侍尧则因办理后勤有功,被阿桂放到了功劳薄上,平定苏四十三起义之后,被乾隆下令“给予现任品级顶带”,不久,“加太子太保”宫衔,不过一年功夫,又从一个待决死囚的阴影下走向了晚年的辉煌。

可以说,从头到尾地整个过程,都是那么的充满的戏剧性。

“多大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