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 561-第四十九章 各有各事

561-第四十九章 各有各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宝对此非常满意,只是在快阅看完毕之际,突然想起似乎少了什么,仔细想了想,知道了原因何在。

于是,他走下帅位,直接来到许恢桌前,问:“怎不见‘亲卫队’?”

除去豪门子侄,余下二十人基本都是来自学堂“军事兴趣班”,唯许恢是例外,因为他是冯宝主动征调的,理由是“火药”出现,战事会出现很多变化,作为先生,必须亲历,不然无法教授学子。

唐人,不论文士或平民,只要热血未冷,那都对战场充满了渴望。尤其如许恢那般,潜心推演无数战例,却并没有实践机会,着实遗憾!故接到军中征召文书,大喜,当便去了军营。且被委以重任,主事“参军营”。

在组建“羽林右卫”的时候,谢岩和冯宝二人从来没有见面商谈过,但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麾下军队,本质上属于同一支,所以保持一致性很有必要,

于是,带有谢、冯两人鲜明个人印记的军队里出现了军队划分完全一样的情况。

各设“骑步”、“车步”、“辎重”三营,另影斥侯”、“亲卫”、“机弩”三队。

在当下大唐,嫡出、庶出,区别非常大,地位也相差悬殊,因此,谢岩决定当二位夫饶面,将子女平等对待的想法直接清楚,以免发生意外的时候,发生难以预测的事情。

谢岩的意思非常明确,先夫人许爰之子谢卓然,是嫡长子,然成为日后家主继承人。而贺兰敏月之子,同为嫡出,子凭母贵,按朝廷规制,可承继“卫岗县侯”爵位,至于罗兰日后诞育子嗣,也同样拥有一份家产,且男女不限。

固然,谢岩作为家主有绝对权威实行自己想法,可若是遭遇强烈抵制,实施也不易。

只不过,贺兰敏月性至纯,想事情很少那么复杂;罗兰更是从“辽东”大山里一步一步走过来,骨子里倔强、敏感,却不失纯良,在她们各自利益得到确认后,都没有想过太长久的事,所以,这大方向也就这么确定下来。

谢岩夫妻三人叙谈时。

至于冯宝军中的“参军营”,实是一个临时机构;在谢岩军中称为“军务部”。

不管什么叫法,根本原因就是谢、冯二人都刻意引入后世“参谋部”概念,让军队的一切,往更加正规化发展,尤其能够群策群力,避免统帅对于战局误判,毕竟他们可都不认为自己是合格的高级将领,能坐上这个位置,只是多出来的千年见识罢了。

相比较谢岩来,冯宝更加不喜欢管事儿,故许恢一来营中,他立马当了甩手掌柜,把军中大事务丢给“参军营”,还布置了一个很明确的任务,即在出发前,制定完成大军行兵路线及行程途中操练事宜。

冯宝先前所看的文书,就是完整而细致的“行军操练策书”。

文书里的内容很全面,涵盖每日行军里程、路线,以及在沿途,各营、各队所需要操练的具体内容,大致标准按“羽林左卫”制定,且至高不低。

冯宝高坐中军大帐帅位,手里正拿着一本文书在仔细阅看……很难得,他看得非常细致,甚至还不时微微颔首,似乎颇为满意。

半晌,冯宝合起文书,跟着起身往大帐右侧望去——在那里,几张可拆卸简易桌旁,围坐数名中高级军官,另有五人,着“皇家学堂”先生与学子服装,其中,“皇家学堂军事院”主事者许恢,赫然而在。

“羽林右卫”属于大唐正规军,不论官兵,皆有月俸,由朝廷供养。因此,冯宝做不到征召诸如“施工队”等编外人员随军。

不过,作为一军主帅却有一项特权,那便是拥影亲卫队”。

冯宝此番出征,“亲卫队”人数多达五百之众,可这中间,真正属于他的亲卫,不足百人。其余四百多人,九成以上是各家勋贵豪门大户的子侄,他们从军,混资历、混功劳,可没打算真正去作战。带上这帮人,那是利益交换的结果,否则,各勋贵豪门,又怎么可能不仅出人,还倒贴战马、兵甲等装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