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煮清王朝 > 第二百七十章 结案

第二百七十章 结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意思,这乡间小店儿居然也知道刘伶知味儿!有趣有趣……”(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其中号称醉仙的酒老大刘伶)康熙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笑着对高士奇问道:“老高啊,看来这安徽也不比江苏差不多少嘛。这民间也有不少识书之人,你说对不对啊?”

“呵呵,老爷这话可就问错了人了。这话您得问廷玉!他才是安徽本地人啊!”高士奇笑道。

“不错不错,该问廷玉!哈哈哈……”康熙畅快地笑道。

“乡村小店却开得如此有韵,还是小心些好!”马齐不冷不热的插了一句。他一直反对康熙离开御驾,相对于张廷玉的小心,他实际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心嘛!知道,知道!不过……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马管家,你总不能让咱们大家饿肚子吧?饿着我们倒是无所谓,饿着咱们老爷,你怎么担待?”高士奇朝马齐笑问道。

一行人,三个老头儿,十几个壮汉,一辆马车,外带着几匹马,悠悠哉哉地走在江苏到安徽的官道上,大道平坦通畅,走得倒也不费劲儿。骑在头里的那个老头儿大约也就五十出头,偏瘦,留了点儿小胡子,两眼有神,边走边四处洒摸,还不忘和跟在他身边的两个老头交谈交谈。至于其他人,则在一个大约三十来岁汉子的指挥下,不时警惕的看着四周。

“我说廷玉啊,你用不着这么谨慎吧?弄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

左边儿一个眉眼之间略带些狡黠的老头说道,正是高士奇。原来,康熙自从接到马德的奏折,下了圣旨解决了李毓昌一案,又给江苏安排了按察使和学政之后,觉得老窝在龙舟上也有些憋的慌,突然动了心思想来安徽瞧一瞧。于是,也不管马齐和张廷玉的反对,把御驾一行都交给了四阿哥胤禛管理,嘱咐他不得泄密,便带着几个亲信臣子和一队御前侍卫偷偷下了船,顺着江苏和安徽的官道向西进发。只是,一路上张廷玉老是不忘嘱咐那些侍卫小心在意,高士奇觉得他有些过于小心,这才忍不住提了出来。

“高帐房,老爷出来一趟,我等身为臣子,岂能怠慢!何况,这里是两省交界之处,是贼人最经常出没的地方。”张廷玉听到高士奇的话,不紧不慢地答道。

“我知道。不过,你也犯不着这么谨慎吧?这世上虽然有贼,也还没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再者说了,你看看脚下的官道,修的不比奉天的差不少。马德肯下这么大功夫修路,肯定是因为人来人往的多,所以啊,我看你防贼防的过了。”高士奇说道。

“好了,不要吵了,吃顿饭嘛!还能出什么大事?”康熙看着马齐想要出言反驳,急忙出言制止道。对于手下的分歧,他这一路是大感头痛,早知道就不带马齐这个家伙来了。

……

“有客来了--哎,老客!请里头坐,又干净又敞亮,打个尖儿再赶路啊……”看到康熙一行十几个人,那店里的伙计立即喜笑颜开地迎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大声朝店里面喊道。

“万无一失,不如时时小心!”张廷玉答道。

“得!老爷,您看咱们‘请’来的这位西席先生都快成护院的了?”高士奇朝骑马走在前面的康熙摊了摊手,无奈道。他们来时分配的角色,就是康熙是老爷,马齐是管家,高士奇长得精明,是帐房,至于张廷玉,怎么看都成不了别的角色,就被高士奇安排成了请来的教书先生。

“哈哈,老高你就随他吧。反正廷玉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康熙在前笑了笑,没有在意。高士奇看康熙这么说,也就不再管,继续一边跟康熙聊着天,一边向前赶路。

一行人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赶着路,时间大约到了中午的时候,到了一个小村子。康熙觉得有点饿,在马上手搭凉棚,见前面村口正好有一座乡村小店,店后临河,店前靠路,店门两旁栽着一溜杨柳,一湾河水东流,店前老槐树旁的,长竹竿上挑着个幌子,上头龙飞凤舞写着两行大字:

太白闻香下马,刘伶知味停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