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寂寞宫花红 > 第七十九章 寒塘欲下

第七十九章 寒塘欲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庄亲王原本是跟在皇帝身后的,前面顿住了步子倒引得他好奇了,侧跨出列放眼一看--

哟!台阶上站了个清秀佳人,一袭水绿色的夹袍,外面罩了件纹彩舒袖马褂,高高的狐毛出锋黑云锦领子,衬得粉嫩嫩的小脸白若凝脂。那颜色,水葱一样的讨人喜欢,放在这偌大的后/宫里,已经是头等出挑的了。

李玉贵回身使了个眼色,庄王爷明白了,就是这位正主儿,搅得皇帝满腹的委屈牢骚,活像个受了气的小媳妇。照这样貌看来,皇帝为她失魂落魄倒也不冤枉,可瞧那眼里波澜不惊的神色,他们俩还真是棋逢对手,相见恨晚。

皇帝冷着脸,乌沉沉的眸子里恍惚有怒意。锦书心头突地一跳,面上只作镇定,规矩的跪下稽首,“奴才恭迎圣驾。”

皇帝走上高台,不叫起来,在她面前也未作停留,一抖袍子,下摆的海水江牙八宝立水哗啦一响,即迈开步子朝着偏殿里去了。

定太妃低头扶了扶彩帨,叹息道,“亭哥媳妇都走了三年了,也该续弦了。您瞧瞧他房里的都是些什么人?清倌人出身的、乐奴、小戏儿,一天到晚的吹拉弹唱,我还没死呢,哭丧送殡的闹谁啊!”

锦书歪着脑袋哭笑不得,这位太妃想法与人殊,庄亲王好歹是铁帽子王爷,要娶填房还不容易!她如今也不是什么好家世的,怕还不如那些人呢!讨她干什么?回去做正经王妃?那不委屈坏了庄王爷?

太皇太后不像定太妃,她想得多,想得深,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放在刀口上她都舍不得。锦书再乖巧,到底还是把利刃,知人知面不知心,防着点总没错。于是她笑道,“那得问问亭哥儿的意思,他一个人过得自在快活,遛鸟遛狗养蝈蝈,你硬给他塞个媳妇,他未必感念你这个母亲的苦心呢!”

定太妃虽然大剌剌的,却也是个知情识趣儿的人,太皇太后既然推脱,自己也该顺着台阶往下滑,再死磕就是不知进退,该惹人嫌了。舌头打个滚,话锋一转又谈起了云南的轶事见闻,尽是些平常听不见的新鲜事。什么八十岁的老太太生儿子,又是什么神仙赶庙会,还有南边办喜事怎么闹洞房之类的,总之光怪陆离。她又生了张巧嘴,讲起故事来抑扬顿挫,像说书似的好听,三两下就引得满室欢声笑语。

屋里众人只顾陪太皇太后高乐,崔总管又病着,外头没个人照应,那头皇帝和庄王爷来了,除了两个站门的小太监和廊子底下当值的宫女,明间里面压根没人出来接驾。皇帝也不恼,他如今心情很是急迫,听说锦书回原处当差了,文武百官散了之后就直奔慈宁宫而来。

锦书跪在地上惶惶不安,也不知道哪里触怒了皇帝,暗琢磨大概是接驾接晚了,惹得天颜震怒了吧!

李玉贵看不对劲啊,怎么没人相迎呐?他扯着破铜锣嗓子嚎开了,“万岁爷班师还朝,来给太皇太后老佛爷请安啦!”

里头正说得热火朝天,天上又是电闪雷鸣的,虽知道皇帝今儿肯定得来,可料他也不会走在雨里,连太皇太后也没上心。

锦书是个妥当人,春荣下了值,她还兼着管事的差,不能像入画她们那么太平无事,她得处处留意,这就是崔贵祥说的,当上差的苦处。廊庑上的雨搭全放了下来,看不见外面的情况,可隐隐听见有人声儿。她弓腰在太皇太后耳边回禀道,“老祖宗,外头好像有事儿,奴才出去瞧瞧。”

太皇太后谈性正高,只摆了摆手就应了。

锦书捏着帕子从垂花门上出来,沿着抄手游廊一直走到正殿前的雨搭开口处,这才看见御前太监们撑着黄罗伞,护拥皇帝从慈宁门上过来,已经到了高台前,正要迈步上来,抬头瞥了她一眼,脚下竟站住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