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死人不语 > 第二十一章 番外

第二十一章 番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口子山有十八个匪冦,个个穷凶极恶,鱼肉乡里,时常对过路的人下手,男的夺去一身财物,然后杀了往口子山后边一扔喂了野兽,女的就带到山上享乐,甚至就连孩子也不放过,可谓作孽多多,所行之事天怒人怨,当地百姓敢怒却不敢言。

当地的衙门也不是没管过,带着人上口子山搜索了几次却毫无收获,一是因为口子山上丛林茂密,视线不清。二是因为山上隐蔽的山洞很多很多,要想在这搜出人来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衙门也毫无办法,但还是得一点一点找,因为民怨这东西可不是一个小小县差能应付的。

然而某天的晌午过后,一名二十多岁的书生恰巧路过此地,偶然间得知了此事,便找到衙门处,和衙门的主事人说他有办法抓住这十八个匪冦,衙门老爷一听之后大喜,急忙问这名书生:“你有何办法?”

书生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神秘的笑了笑,说:“大人请附耳过来!”

书生将心中所想一五一十跟衙门老爷说了一遍,至于说的是什么,此话不表。衙门老爷一听,当即一拍大腿觉得可行,便将书生说的计策吩咐了下去,但是当衙门老爷问这个书生的名讳时,那书生只说了四句诗词,便闭口不言,拂袖而去。

在动笔之前,我心里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故事是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这是关于十八个血葫芦的故事。

因为故事的内容实在是太过荒诞离奇,闻所未闻,以至于我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大家也不用太过较真,茶余饭后权当做打发时间也就罢了。

我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认识他的,他是个小说家,笔名叫封盂,至于他的真实姓名,在没有经过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我是断然不会透露的。至于他是写哪种类型小说的,这一点我不是非常清楚,也没问。

聚会上很喧闹,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他们,最后实在受不了屋子里的烦闷,来到阳台上吹风,也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他。

我想大概他和我是同一种人,内向,冷静,孤僻。一样灰暗毫无色彩的童年,一样令人无奈的境遇。我们俩的身上似乎有着太多相同的东西,就像一位很有名的作家曾经说过的那样:所谓两个有相同幸福的人不如两个有相同苦难的人能产生共鸣。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

我们交谈甚欢,聊的非常投机,这个故事也是他在那个时候为我讲述的。

这个故事还得从清朝那会说起,那时候湖北省被分为十府八州五十县,但其实在当时这是非常笼统的说法,在现今看来,有的县城在历史文献当中也查询不到,至于这说法怎么来的便不得而知。

在十府八州五十县里有一个叫阳县的地方,阳县和其他县城不同,它非常小,且地处偏僻,山路十八弯。之所以被划分到“县”这个单位里是因为此地有一个清水衙门。

那个时候,由于当时掌权者的愚昧无知,闭关锁国政策推行已久,国力渐渐衰退,很多地方都闹饥荒,百姓吃不上饭,风骨不正之人就做起了强盗的勾当。

在离阳县不远处有个地方叫口子山,山如其名,像个大口袋一样,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易守难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