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

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想来张宇初既然敢拿出来,那应该也不会骗他,毕竟这种事情,朱元璋完全可以找丘玄清或者其他有道行的道士去询问。

如果只是拙劣的骗术,那么张宇初要承受的后果可太沉重了,不仅要丢掉总领天下道教事的头衔,更是会连累龙虎山正一派。

所以,还是相对可信的。

而朱元璋虽为九五之尊,但对于这等神秘莫测之事,仍是充满了好奇。

不过这种事情肯定不简单就是了,毕竟,秦始皇求仙的传说,最终也只是化为了历史的尘埃,那长生不老之梦,终究未能实现。

“陛下,说来惭愧,贫道虽治学,可惜龙虎山典籍浩如烟海,若非陛下提及,贫道也恐怕根本没机会去翻找这等古物。”

这就是回去翻箱底翻出来的意思了,倒也是个合理的解释。

“典籍可带来了?”

“带来了。”

张宇初恭敬地把一块玉符交给了宦官,宦官放在托盘里,转交给朱元璋。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最重要的是另一个问题。

“咱的大孙,能不能还阳?”

毕竟,上次大孙已经说过一次了,他早晚会来这边陪自己。

“这是典籍?”

“是。”

朱元璋看了看:“竟然是陆修静刻下的。”

陆修静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编写了《灵宝经目》,将经文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著名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是个道教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他的手稿,还是有相当可信度的,尤其是这手稿是刻在玉符上的,也不怪能传承上千年。

只不过这些似是而非的道教经文,朱元璋也实在是辨认不了具体的意思,毕竟,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过微言大义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