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 第230章 父慈子孝诸葛氏,终得合肥孙家兵(

第230章 父慈子孝诸葛氏,终得合肥孙家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孔子的弟子都是贵族,那这思想的推行也就无意义了。

同样。

诸葛乔的讲武堂若是不能有教无类,那这讲武堂也就无存在的意义。

名义上是讲武堂,诸葛乔内心其实是想培养一批能认同新思想的先驱者,而非因循守旧的培养一批望族门生。

星星之火虽然可以燎原,但这前提是得有人点火。

因此前来报名的,除良家子外,也有七科谪内者如亲朋故友有市籍的,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

这些人大抵是冲着糜竺的名头来的。

毕竟糜竺也是商贾出身,糜竺来当校长,自然也能吸引这群人。

“姜还是老的辣啊。”

出乎意料的效果,让诸葛乔多了几分惊叹。

思想的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

让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减少对彼此的鄙视,这是第一步。

虽然很艰难,但终归得去尝试。

哪怕失败了,也不会后悔。

在诸葛乔积极开办讲武堂的期间,黄月英和刘禅等人也抵达了汉中。

在看到报名的士人寥寥无几,且多为良家子后,诸葛乔才明白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户籍鄙视链”。

士为首。

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是鄙视链的末端。

诸葛乔虽然未明确约定出身,内心其实是希望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人越多越好。

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也就七十二贤人是贵族,其余三千弟子都是各行各业的寒门或庶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